甘情愿钦佩,夏婷和蒋韶南用自己的坚持,一点点夺得了实至名归的尊重。
他们两人坚实贯彻自己的商业理念,以扶持更多民族产业为追求,夏婷多次受到地方政府嘉奖,以爱国投资人的姿态,持续活跃着。
theend
作者有话要说: 正文完结在这里,没有看够的,我不知道该说,去看我的旧文,还是等以后看我的新文……其实能在一本书遇上已经是缘分,别的都不强求。
谢谢追文的读者,有你们的陪伴,才有这本书。
番外,目前计划写重遇steven,
你们想看什么也可以留言,别给我说要看商战就行。
喜欢这本事业线的,去预收那本《替老公坐稳江山》那本会有商战。
下一本写正在连载的《被迫营业成女主》,有系统,女主很有商业头脑,打破系统的升级文。
要是觉得喜欢我的文也喜欢我,可以收我的作者收藏,笔芯
第174章
“夏总,这个美术馆能有现在的规模,多亏了您和蒋先生对当地文化产业的扶持。”
夏婷微笑着点头,她已经不是七八年前初回国时候的样子,那时的状态是一时的,现在的她,早已回到重生前那种稳定的波澜不惊状态。
旁边的陪同人员说,“这个展厅都是当代年轻画家的作品。”
夏婷打量完展厅,对郭丽丽伸手,郭丽丽把抱着的图册递给她。夏婷旁边的另一位助理连忙伸手来托着,另一位轻轻的翻开一页。
有一种久违的柔情充溢心间,夏婷看到内页第一封的插画,视线凝在书页上。
画风很柔软,天空不是湛蓝,而是让人会伤感的水蓝色,落下的阳光穿透云层,带着引人向往的宁静感,落在一片野花盛开的郊野,在五颜六色的花丛绿叶间,埋着一顶不知是谁遗失的草帽,边沿磨得破旧不堪,埋在繁花丛中,和那天然的花丛融和在一起。
夏婷非常熟悉,熟悉到骨子里的一种表达。
是steven画的,帽子边参差不齐的地方有他名字的缩写。
像很多艺术家一样,他喜欢把名字缩写字母藏在作品中。
旁边的主办方人员说,“这个是活动插图,不是咱们今天展出的艺术家的作品。”
夏婷的手摸上那书页……还是和以前一样怀才不遇吗?
她望向前方……steven现在应该多大了?
20岁,还是21岁?
他怎么没有去美国?之前他这个时候早该去美国了。
周围大家都等着她,夏婷看向陪同她的副馆长问道,“这个插图我很喜欢,画的是什么人?”
副馆长当然不知道,问旁边的另一位员工,那人立刻说,“是美院的一位学生,他本来在美国读书,但是最近家里人病了,他回国来照顾病人,家里负担比较重,这幅插图之前得过一些小奖,我们这次就选了这幅。”
夏婷记起来steven好像也曾经提过,他有一段因为家里谁得了绝症……他被迫回国,错失了学习机会……她有点记不清了……毕竟真正的时间,隔着差不多十几年,她每天要经历那么多事。
突然有点没有心情,她对陪同人员说,“博物馆有休息室吗?我忽然有点想去坐一下。”
“有,有!——夏总这边请。”
一行急切地给夏婷引路,夏婷转身跟上,博物馆大厅是中厅连着左右,她们现在在左边,一转身,她就看到了steven。
他和她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一样,那么的年轻,站在刚进展厅的地方,脚边一个木质的画框靠在他腿上,他手里拿着一张纸,应该是上面写着联系人之类的,他正拿着那纸在问旁边人,头发很长,有点乱,但好看极了。
夏婷就像,隔着十年,乍逢前男友。
这种巧合,让她有点不敢相信。
旁边刚刚的那位陪同人员说,“夏总,还得上楼才到休息室。”
夏婷没说话,被众星捧月的陪着转上楼梯,steven看了他们一眼就转开了视线,就像别的参观者一样,只以为他们是普通的什么领导来参观,有人陪同,所以人家也不会多看他们一眼。
夏婷在转角的地方,又转头看了眼,steven弯腰,提起腿边靠着的画框,他左右看看,往旁边的大厅走去。
再无交集。
郭丽丽靠近她,低声问,“夏总,要我做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