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的人,能在河安得知你与隋程的消息,必然是在我们身边安插了内应。′2*c′y/x~s\w/.?o`r*g_”明长昱淡淡地说,“蓉城郡守唐仕雍,便是他们安排在朝中的人,我担心这朝堂之中,还有他们的余党。”
君瑶的心头一直有疑惑。前朝的人既然隐藏了这么多年,为何当初明长昱能得知唐仕雍有问题,并前往蓉城趁机将其控制住?他既能查出唐仕雍的问题,为何最近却没了更多的消息?
还是说,他其实早已掌握了诸多线索,只是不便于向她明说而已?
她心头百转千回,几度想问出口,又佯装吃东西按捺下去。
明长昱揉了揉她的头:“明日休沐,带你出去走走。”
君瑶吃下一粒山药,问道:“去哪儿?”
明长昱说道:“南山。”
君瑶对南山早有耳闻,也十分向往,反正明日休沐无事可做,去看看山景也是不错,她应了下来。
“要去多久?可要准备些什么?”君瑶问。
“时间不定,至于准备……”明长昱倒是有些期待,“你需要备些什么?”
南山之地钟灵毓秀,山下樊川令人神往,山中古寺香火旺盛,若要准备,君瑶率先想到的是吃食。,w′b/s·z,.¢o*r/g_她一连说了好几种易携带的食物,明长昱一一记下。
次日,晨钟慵懒地伴着秋雾涤荡而过,君瑶与明长昱准备妥当,乘了马车前往南山。南山坐落于京城郊外,是京城坚实的屏障,秀丽连绵,翠屏如碧。虽是有些偏远,但前来游玩的人依旧热闹。山下行人络绎,山中老少繁多,谈笑风生,青山里,古寺中繆繆香烟,静谧宁和。
君瑶与明长昱做寻常男子打扮,只带了两个仆童,乘坐的车马也很是普通,这一路前进,相较于其他宝马香车而言,很不起眼。
到了山脚,君瑶与明长昱下了车,此间入秋,所见之处却是原野浸染,奇秀宽广。君瑶早听闻这里有无数园林别墅,如今一见的确让人惊叹。京城里的达官贵人,很会挑选建房之处,将一处处园林别墅修建得华美雅致,又不失山水恬静。
这片刻间,已有不少男女老少相携着上了山,君瑶与明长昱也拾级而上。/鸿′特¢晓\说,网? ′首/发?
“侯爷在这里可有别苑?”君瑶好奇地问。
明长昱转身,信手指了一处园子,说道:“那是母亲的栖云小筑,若是有机缘,我带你去住几天。”
君瑶了然:“原来是长公主的园子。”
栖云小筑依稀隐在山水云雾间,与四周轩伟宽阔的园林相比,略显得小些。但其间楼阁水榭,互相依傍,钩心斗角,雅致古朴。
“那是母亲出嫁前置办的园子,那时在樊川修建园林的人还不多。”明长昱简单说了几句,便带着她继续往前走。
山道崎岖通幽,道旁有不少冷饮果点摊子,不少登山的人或坐在摊前喝茶休息,或自己择了亭子相聚饮酒。
半个时辰后,君瑶与明长昱到达青龙寺。
虽是隐于山林的古刹,但前来上香拜佛的人却不少。君瑶与明长昱都不是信徒,只在寺中用斋饭。青龙寺受皇家香火,住持高僧认得明长昱,听闻他带了人来,便亲自迎他到了后方禅院,与前院的香客避开。
后方禅院清静幽雅,君瑶与明长昱吃过斋饭后,沿着古道散步。
沿古道而上,游览登山的人已越发稀少,青翠淡雾中,有一山岩似利剑削出,悬空而挂,浮于流岚间,崖上青松挺立,金乌为伴。
崖山有两间亭台,正是明长昱的目的地。他带着君瑶山上,见其中的流杯亭已有了人。那些人做儒生打扮,围坐于亭中溪水旁,轻声愉悦地相谈饮酒,气氛融洽。
君瑶与明长昱入了另一座亭子,这两座亭台相隔较远,互不打扰,君瑶与明长昱入座后,让仆童放下亭子的竹帘,又将备好的茶点吃食拿出来摆好,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
吃了几块点心后,明长昱为她斟了半杯酒,示意她看向京城西方的一处平地。那平地此时被阳光普照,开阔明朗。临近樊川之处,有一座院落,占地较广,却不像是寻常的府邸。
“那是书院,”明长昱说道,“自前朝起,那书院就建落了,可惜能前去入学的,大多是世家子弟。隋程也是从那书院学成入仕的。”
“国子监?”君瑶疑惑。
明长昱淡淡一笑:“隋程的确出自国子监。但本朝开国后,先祖出资扩建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