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d·w¨x.t^x,t¨.`c?o-m,
然后,就是第十卷,生化并肩。每本无限同人基本都会迎来的关键节点,生化危机二。
这一卷中,说实话我算是卡文比较严重,当然不是在前期的布局方面,而是在后期的战斗方面。郑吒和复制体的战斗倒还好,在最后杨云和复制体郑吒的结尾方面,我可以说是非常痛苦……所以那时候,我就明白了自己其实是个战斗方面的苦手,尤其不适合写高战力。
不过,生化危机二,终究还是结束了。
那段时间怎么说呢?有种终于结束,心中的感情终于得到释放的感觉,算是走过了一道里程碑,而在那时候我的书也终于进入了精品……从各方面来说,都称得上是一片大好。
但,只有我自己才明白的事情是,我的存稿在那时候也即将消耗殆尽了。
我是个比较缺乏安全感的人,所以我在这无开书前准备了二十万字的存稿,也就是说你们看到生化危机一的时候,我其实已经是在写哈利波特了。而这二十万字的存稿一直持续到了生化危机二之前……然后就在现实生活的影响,以及我对生化危机二反复的修改,反复的斟酌之中,只剩下了五万字不到。
而在我当时结束去上海的培训,并彻底写完第十一卷诅咒之子,为“被诅咒的孩子”画下一个句号的时候,这存稿的数量便削减到了不到两万字。
我至今还记得,在参加一个会议,半夜三点我怎么也睡不着,结果起来码字写第十二卷“全新全异”的时候,应该是写到杨云初次见潘提考斯特元帅的时候。十二卷,全新全异,环太平洋,算是新的开始……虽然对这一卷我自己算是还算满意,但这一卷也随之消耗了我全部的存稿,于是在进入第十三卷“风雨前夕”的时候,我失去了作为作者对全局故事的把控。
首先,是我之前写完一整卷的时候,基本都会花费一到两天对这一卷进行一个细致的修改,更改错别字,小幅度修改语句,以及从头审视,让一些剧情更加合理之类。但是在十三卷的中期,我就失去了这个余裕。
然后,我犯下了大错——简单来说,就是十三卷最后,回去环太平洋世界打先驱者飞船的剧情,本应是在两卷之后的。
正是这次给杨云的升级,打乱了我的一直以来对剧情的计划——原本的预想之中,中洲队应当是竭尽全力之下,才能够与整合全世界资源的北冰洲队,以及尤里匹敌。但杨云的升级,导致的就是战力的完全失衡。所以最后你们看到的,就是郑吒上了月球去砍了天秤,杨云沉入时间之河去寻找时间锚点,楚轩和齐腾一去见了云茹,而赵樱空带领的其他人,直接就去南极来了个斩首行动,杀穿了尤里的大本营。
所以在这一卷中,读者们看得或许没什么问题,但在我作为作者的角度看来,这相当于中洲队走上了快车道,战力和表现力开始一路狂飙——为此,我不得不加入更多,更强的敌人,并且大幅度加强天神队,才能够在接下来的第十七,十八卷中,维持一个相对平衡的态势。
当然,仙剑卷我个人感觉,写得还算不错,毕竟这是我很久以前就想写的世界,所以一时半会儿读者们大概也看不出什么太大的问题。尤其是最后有楚轩变性补天的名场面,还引入了天庭和圣人,拓展了世界观……但从本质上来说,这一卷是在透支未来的潜力。
然后,结束了仙剑卷之后,正式进入了无限恐怖后期。而故事的发展,也逐渐进入了原创的领域。
虽然我这本书之中,基本重头戏的世界都是不同于无限恐怖原著(原著世界只有着笔很少的123卷和死神来了,生化二基本就是个背景板),但无论是哈利波特,环太平洋,尤里复仇,仙剑奇侠传,其实都有相应的故事脉络,以及诸多的原作人物出场的。
但是,第二十卷,仙陨洪荒不同。
天神队下线,天庭粉墨登场,而从这一卷开始,我进入了无限痛苦的卡文生涯。
两个原因,不会写高战力,写不出好的战斗场景;缺少明确的故事脉络,导致整个故事看起来很“散”。外加现实生活的影响,以及更新时间的问题,导致读者开始大量流失。
我应得的。
虽然在第二十一卷中,我试图以推妹的方式来拉回读者(主要是早就该吃肉了),但影响甚微。不过那时,我还是对未来抱着很大的信心,因为有关于《守望者》的世界,是我从开书之前早就想好的。
但结果是,我失败了,而且失败的很惨痛。第二十二卷守望黎明,和第二十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