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便是王旺家的,和赵二家的。王旺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今年刚好十三岁,便直接交到蔚海手中,操练一下,看调教出来后能不能作为护卫使用。两个女儿一个十四岁,一个九岁。至于赵二家的,只生了个十岁的女儿。因为安宁和周慧身边的大丫鬟都有两个的缘故,周李氏索性让这三个女孩子都做粗使丫鬟使用,平时扫扫地擦擦桌子一类的。除此之外,周李氏还买了两个皆是十二岁的姑娘进来,一个放卫先生身边服侍她,另一个放周贝贝身边。
蔚池也顺便再送来了两个护卫,一个是蔚甲,一个是蔚乙。身手虽然比不过蔚海蔚景,但也堪称不错了。
安宁当时一听这名字就忍不住嘴角一抽,问了一句:“不会还有蔚丙和蔚丁吧?”
蔚海冲着她竖起了拇指,“蔚丙和蔚丁都在京城里,他们四个是同一批出来的。”
家里多了这些护卫和仆役后,不再像是之前小猫两三只的样子,总算也有些一些所谓的大户人家的气派。
安宁见她娘喜气洋洋地说这事时,忍不住吐槽:“真正的大户人家,一个小姐身边就有两个大丫鬟,两个二等丫鬟,两个粗使丫鬟。再讲究点的,还要再加两个三等丫鬟呢。”
周李氏不由咂舌:“也就是说一个人就要八个人服侍了?明明一个人就可以服侍得来,何必要八个?”
她就算了一下,倘若他们家也如此的话,每个月单单月钱就要不少开销,更别提换季了还得做新衣裳。周李氏忍不住露出了肉疼的表情,生怕女儿也有这样的想法,连忙道:“我看啊,咱们家这样就很不错。”
安宁笑了笑,“我们家人口同其他人比起来不算多了,现在这样就很好。”她这院子中,也多了一个王旺的二女儿,王二妞这粗使丫鬟。王大妞则是放周慧院子中。赵二的女儿赵小花则是放周金宝和聪哥儿的院子,按照周李氏的说法是,女孩子细心点,好歹可以做点缝补一类的工作。
搬到四进宅子后,周李氏还办了个乔迁的酒席,请了一些相好的人家。酒席过后,周家也就这样定了下来。
周金宝和聪哥儿见全家都有长居下来的打算,干脆从书院中搬了出来,住在家里。书院条件再好,也是比不过家里啊。
因为这宅子是周李氏出钱买的缘故,宅子自然是落在周李氏的名下。
周李氏想了一个晚上后,将之前那个她名下的三进宅子地契交给了周青梅。
周青梅一看,那宅子的名字居然改成了她,立时被唬了一跳,“娘,这不是你的宅子吗?”
周李氏平静地将地契推到自己的三媳妇面前,“这是给你的。之前安宁、慧姐儿、聪哥儿和金宝都有,我也不偏心,我现在也拿你当女儿看,自然也该有你的一份。”
周青梅闻言,眼眶红了红,很是感动,“娘,不用了,聪哥儿有就等于是我有,一样的。你何必又多给我一份呢?”同其他人家相比,她婆婆待她已经十分好了。
周李氏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她,“让你收下就收下,等到时候出嫁拿来当嫁妆也体面!”
周青梅连忙跪了下来,“娘,你不要我了吗?”
周李氏将她扶起来,叹了口气,“你年纪轻轻的,现在都还不到二十五岁,我哪里忍心让你给我那三儿子守一辈子呢。”
周青梅默默垂泪,说道:“娘,我守得住的。”
周李氏心道:现在或许青梅会心甘情愿守五年,但十年呢?二十年呢?她会愿意守一辈子吗?与其等那个时候心生怨恨,还不如早点给她一个机会,现在青梅年纪也不算大,要找好对象并不难。
她拍了拍周青梅的手,“别忘了,你现在姓周。当时在公堂上我也说了,以后就拿你当女儿看待。倘若我女儿守寡,我肯定也不愿意她守一辈子的。”
想到自己早逝的三儿子,周李氏的声音也哽咽了起来,只恨儿子福薄啊。
她一哭,周青梅也哭得更是眼眶红了。
婆媳两哭着哭着,就忘记了初衷,哭得晕晕乎乎的。周李氏比周青梅还多一份的理智,还知道要把地契塞周青梅手中,之后又催周青梅去看看聪哥儿的院子中,还有没有其他遗漏的地方,毕竟是刚搬过来,说不定就有哪里没注意。
周青梅心中,儿子肯定是最大的,顾不上哭了,连忙擦干了脸上的眼泪,带着地契出去。
……
周青梅往儿子的小院子走的时候,经过前院,正好遇到了姚夫子。
因为安宁特地给姚夫子做了一个轮椅的缘故,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