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任何门派、在未指定范围内,以任何理由进行大规模火并、寻仇。一切恩怨,可呈报当地六扇门,依《大燕律》及本《百十条》裁定范围。违者,参与械斗双方,无论对错,为首者斩!骨干成员废功流放!其所属门派,降级严查,罚没重金,掌门自缚请罪!
第六条:兵刃乃凶器,登记方可持。
凡登记在册之江湖人士,所持特殊兵刃(含弓弩、暗器、火器等),需于登记时一并报备,由六扇门烙印特殊标记。无标记之利器,视为非法持有,一经发现,立行收缴,持械者按律严惩!私藏、私铸、大规模贩运军械者,视同谋反,诛九族!灭其源!
第七条:门规不逾法,宗派非国器。
各门派内部规矩,不得逾越国法及本《百十条》。违者,涉事者按律严惩。
第八条:江湖耳目清,密报即功勋。
鼓励江湖人士及百姓检举揭发违反本《百十条》及朝廷律令之行径。凡查实者,视情节轻重,赏银十两至千两,或授六扇门编外职衔。
第九条:六扇行王命,阻挠即抗旨。
六扇门捕快奉令行事,代表朝廷威严。凡阻挠、抗拒、袭击、侮辱六扇门办案人员者,无论身份地位,立斩不赦!其所属门派、家族,一体查办!
第十条:法令即天宪,违者无生门。
第十一,第三十,第四十五,第一百……
本《百十条》自颁布之日起,即刻生效,通行大燕全境。凡此前种种,既往不咎。自生效之时起,凡有违犯,无论情节轻重,一律从重从严,绝不姑息!轻则入狱抄家,重则屠宗灭门!勿谓言之不预!
榜文宣毕,整个白虎节堂死寂一片,落针可闻。那十条法令,如同十条冰冷的铁链,带着浓重的血腥味,狠狠勒在了在场每一个捕快,以及即将被这法令覆盖的整个江湖的心头。空气仿佛被冻住了,只有那墨黑的字迹在火光下狰狞地跳动。
诸葛正我向前一步,站到了那巨大的榜文之下。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金铁交鸣的冷硬,再无半分在御花园垂钓时的温和:
“诸位都听清了?”
“听清了!”数百捕快齐声怒吼,声浪如潮,震得厅堂嗡嗡作响,杀气冲霄而起。
“很好。”诸葛正我眼中寒光暴涨,如同两把出鞘的绝世凶刃:“自此刻起,这《肃靖江湖百十条》,便是尔等手中之刀,心中之尺!陛下天恩,予我六扇门生杀予夺之权柄!顺之者,或可苟存;逆之者,唯有灰飞烟灭!”
他猛地一挥手,指向堂外沉沉的夜幕:
“传令!”
“卑职在!”数十名早已挑选妥当、气息最为精悍、眼神最为冷酷的传令捕快单膝跪地,齐声应诺,如同即将扑食的群狼。
“即刻起,以京师总衙为心,八百里加急!将此法榜,连同陛下‘顺昌逆亡’之口谕,传檄天下!东至沧海,西抵流沙,南达瘴林,北至漠北草原!凡大燕疆土所至,凡江湖势力所及之地,六扇门分衙、驿站、官道、城门、市集、码头……所有显眼之处,必须在一月之内,尽数张贴!务必使每一个江湖草莽,每一家宗门魁首,皆闻此令,皆见此法!”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斩钉截铁的决绝:
“此乃国策!此乃圣意!此乃我六扇门立身之本!期间,若有任何人,任何势力,胆敢阻挠张贴、损毁法榜、质疑诋毁、聚众抗法……无论其是江湖巨擘、地方豪强、世家勋贵,抑或是……披着官袍的蛀虫!”
诸葛正我的目光锐利如鹰隼,仿佛穿透了墙壁,看到了那些可能隐藏在暗处的敌人,包括皇帝提及的“雪衣司”“暗夜司”靖安司”爪牙,甚至朝中某些心怀鬼胎之人。
“——无须请示!就地斩杀!格杀勿论!”
“杀!杀!杀!”堂下捕快再次齐声怒吼,杀气几乎凝成实质,将节堂内的空气都染成了血色。
“去吧!”诸葛正我最后下令,声音恢复了冰冷的平静,却蕴含着更深的恐怖:“让这江湖,听听朝廷的声音。让这天下,看看六扇门的刀,是否还锋利!”
“遵总捕头令!”
数十名传令捕快轰然应诺,霍然起身。他们动作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