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又呈上封密报,微微俯身,低声道:“陛下,还有一事。萝拉暁税 免费越黩”
朱雀呈上的密报不过寥寥数语,李景炎却看得极为专注,逐字逐句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看穿。殿内鎏金香炉中的龙涎香袅袅升腾,将少年皇帝的面容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更添几分莫测。
“南楚皇帝派了密使前往西越?”李景炎微微挑眉,指尖下意识地轻叩桌面,声音不疾不徐:“看来我们这位南边的邻居,终究还是等不下去了,其此次遣使西越……”
朱雀单膝跪地,身姿笔直,飞鱼服上的金线在晨光中微微发亮,显得格外庄重:“回陛下,据探子回报,南楚密使多日前已悄然抵达西越王城。西越王态度暧昧不明,暂时未有明确回应。臣推测,西越王许是在权衡利弊,不愿轻易表态。”
李景炎唇角勾起一抹若有似无的弧度,眼神中透着几分清冷与戏谑:“依依娜公主还在宫中做客,西越王却与南楚暗通款曲,有意思,这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看来得让他知道,我大炎的威严,不容挑衅。”
他起身,缓缓踱至窗前,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他明黄色的常服上投下斑驳光影。十四岁的少年身形尚显单薄,举手投足间却已有了一国之君的沉稳气度。
“黄巾军那边如何?”李景炎目光望向远方,神色平静,可话语中的关切却难以掩饰。
“回陛下,黄巾军首领张天师已按计划占领了整个林州,南楚举国震动。根据锦衣卫暗探来报,南楚皇室与世家之间的矛盾,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尖锐。南楚朝堂之上,如今恐怕已乱成了一锅粥。”朱雀有条不紊地回禀道。
李景炎眸光微闪,似乎在心中迅速盘算着局势:“继续盯着。南楚内部矛盾激化,正是我朝可乘之机……”
“臣遵旨。陛下圣明,臣定当不负所托。”朱雀坚定地回应道。
李景炎微微颔首,神色间既有对黄巾军进展的欣喜,又有着对局势的审慎:“黄巾军进展之神速固然可喜,着实超出了朕的预期。这张天师,倒是有几分搅动风云的本事……但南楚那边的应对也不可小觑。他们必定不会坐视不理,我们需得谨慎对待。”
他话语稍顿,指尖无意识地在光滑的紫檀御案上轻轻敲击,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仿佛在思考着应对之策。片刻后,他轻哼一声道:“南楚皇帝派出亲军‘十二卫’?呵,看来是真被戳到痛处,急眼了。这‘十二卫’可是他的心头宝,轻易不会动用,此番竟然舍得拿出来,可见林州之乱对他们的冲击不小。”
朱雀微微俯身,神色恭敬,有条不紊地补充道:“陛下明鉴。据我安插在南楚京畿及十二卫军中的暗探反复核实确认:南楚皇帝确已于三日前下旨,命其心腹大将、镇国大将军周武为帅。抽调‘十二卫’中战力中等的‘腾骧’、‘丘贲’、‘平策’三卫,共计三万精锐,火速开拔,前往林州平叛!这一行动可谓迅速,看来南楚皇帝对林州的局势极为重视,丝毫不敢耽搁。”
“三万?”李景炎眼中精光一闪,立刻追问道,神情专注且严肃,“朕记得,南楚这‘十二卫’,乃其皇帝登基后,为抗衡世家门阀私兵、巩固皇权,不惜掏空国库,内库,耗费十几年之功,倾力打造的嫡系亲军。其编制如何?战力评估可有新得?你且详细说来,朕要知晓这三万精锐到底有多大能耐。”
朱雀神色一凛,不敢有丝毫懈怠,条理清晰地回禀:“陛下所言极是!南楚十二卫,直属南楚皇帝,不归兵部及任何世家将领统辖。每一卫额定编制八千人,满员则十二卫共十万之众。此次出动三卫,已是其核心力量的三分之一,可见南楚皇帝对此番林州之乱的忌惮与重视程度之高。这三卫精锐一旦投入战场,必然会对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他稍作停顿,语气带着锦衣卫特有的情报确信,继续说道:“此十二卫兵员皆由南楚皇帝亲自从各地卫所边军及良家子弟中反复筛选,优中选优。装备极其精良,甲胄、兵器皆由内库重金打造,远胜南楚普通边军。更由南楚皇帝延请的名将教头日夜操练,专习战阵搏杀之法。据多方情报交叉印证,其单兵战力与整体协同作战能力,堪称南楚国内顶尖,几无出其右者。南楚皇帝视其为定鼎江山的最后底牌,轻易绝不动用。此番调遣,实乃其登基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亲军调动,足见其内心之焦灼。如此精锐之师,若是全力平叛,张天师恐怕会面临不小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