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史陈宫急得跺脚,双手不停地挥舞着,仿佛这样就能让刘璋改变主意:“大人!保命要紧啊!此刻哪还顾得上这些身外之物,要是因为拿这些耽误了时间,被黄巾军追上,那可就全完了!”
长史的目光中满是焦急与无奈,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好似他实在不明白刘璋为何还要执着于这官印。
远处传来一阵喊杀声,越来越近,仿佛死神的脚步在步步逼近,每一声都在催促着他们赶紧逃离。刘璋咬牙道:“走!带上这些,即便死,也不能丢了朝廷的脸面!”说罢,一行人加快了脚步,向着马厩奔去。
十几匹快马从府衙后门冲出,向西城门疾驰而去。街道上乱成一团,百姓拖家带口地逃难,哭喊声、叫骂声此起彼伏,仿佛整个世界都陷入了无尽的混乱与绝望之中。
有人认出了府尹,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哭喊着拦住去路:“大人救命啊!您不能不管我们啊!黄巾军来了,我们可怎么活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亲兵张秀挥鞭驱散人群,那鞭子抽打在人们身上,溅起一片片血花,硬生生开出一条血路。刘璋不敢回头,耳边尽是妇孺的哭喊声,但此刻,他只能选择先保住自己的性命,等待那渺茫的翻盘机会。马蹄声如雷,在混乱的街道上渐行渐远,只留下那一片凄惨的哭喊声在空气中回荡……
(大汉府征召人物,一月前潜伏于云昌府:张绣(?—207年),武威祖厉人,骠骑将军张济从子,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军阀。他性格豪爽,早年为祖厉县吏时,因刺杀杀害长官的麹胜,被视作侠义之士,成为当地豪杰。初平三年,张绣随张济攻长安,因军功升建忠将军。张济死后,他接管部队屯驻宛城,与刘表联盟。建安二年,曹操南征,张绣投降,却因曹操纳张济遗孀、欲杀自己而反叛,突袭曹营,致曹操大败,曹昂、曹安民、典韦丧生。后来,他听从贾诩建议,在官渡之战前夕再次归降曹操,参加官渡之战,官至破羌将军,封宣威侯,又随曹操破袁谭。建安十二年,张绣在北征乌桓途中病逝,谥号定侯。)
——————
云昌府城。
黄昏的最后一缕阳光照在城头,那面残破的“张”字旗被扔下城墙,取而代之的是一面崭新的黄色大旗,上书“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八个大字。
周仓在亲兵簇拥下登上城楼,俯瞰这座被征服的府城。街道上,黄巾军正在肃清残敌,一队队俘虏被押往城中心广场。远处几处宅院冒着黑烟,但大部分城区还算完好。
“传令下去,”周仓面色严肃,对身旁的副将道:“严明军纪,抢劫民财者斩,淫人妻女者斩,私藏缴获者斩。”
南楚黄巾军副将微微一怔,面露诧异之色,忍不住低声说道:“将军,弟兄们拼死拼活,在这战场上出生入死,不就图个能在攻下城池后有所收获,改善改善生活吗?就这么严令禁止,弟兄们怕是会有怨言啊。”
“糊涂!”周仓眉头紧皱,厉声打断副将的话,“你怎如此短视!要胸怀大志,要的是这万里江山,可不是一座满目疮痍的废墟!这些百姓,日后都是我们大黄巾军的子民,若此时纵容弟兄们胡作非为,失了民心,这江山如何能稳?你可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战后自有封赏,不必忧心!”
南楚黄巾军副将听后,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心中暗自惭愧,连忙拱手道:“将军教诲得是,末将这就去传达命令,定让弟兄们严守军纪。”说罢,匆匆离去。
周仓摩挲着城墙上的血迹,想起那架神秘机关弩在攻城时发挥的巨大威力,不禁再次为陛下的深谋远虑和神迹所折服。
“报——!”一名传令兵飞奔而来,单膝跪地,大声禀报道:“启禀将军,在北城门截获府尹刘璋的家眷!”
周仓眼中精光一闪,嘴角微微上扬:“好!带上来!”
片刻后,几个衣衫华贵但此刻却蓬头垢面的男女被押上城楼。一个中年美妇紧紧搂着两个孩童,强装镇定,可身体却止不住地微微发抖。
“刘夫人?”周仓走上前,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和颜悦色。
美妇缓缓抬头,眼中满是恐惧与仇恨交织的复杂神色,声音微微颤抖却又带着一丝决然:“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只求你们放过我的孩子!他们还小,什么都不懂。”
周仓见状,不禁大笑起来,摆了摆手道:“夫人误会了。我黄巾军向来替天行道,心怀苍生,岂会滥杀无辜?夫人与孩子们不必惊慌。”说罢,他转头看向副将:“你安排下去,要好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