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画圣手笔
元怀民是今日负责描绘盛景的画师,也是易千秋给他争取的机会。
不过元怀民前几日便已清楚,易千秋为他争取来的这个机会,也是付出了代价的。
或者说,交换。
是彻头彻尾的利益交换。
哪怕元怀民十分不认可这一场交换,甚至替元氏感到愧疚可耻,羞与为伍。
就像他最近从吴先生那儿所得知的,当年秋娘与其父代表他们京兆元氏,去和大周朝廷所做的秘密交换一样。
元怀民并不是一个人上山的,后面其实还跟着一队白虎卫甲士,是早上分开前,易千秋派来保护他安全的,不过元怀民并没有让他们靠太近,也没有把自带的画卷纸笔交给他们。
上午的阳光渐渐升起,弥漫双峰尖内外的白雾未见消散。
南北峰间,白雾横江。
元怀民一手撑着碧玉杖,背着书生赶考式的小书箱,缓步登高。
背上的书箱安装有遮掩伞,里面放有一捆画卷,与作画工具。
有些画卷被布包裹着,看不清轴杆材质。
刚刚元怀民来时,是易千秋带他进来,没人检查他,毕竟不是登船去往北岸的主石窟。
另外,就算是检查也没用,今早出门前,吴先生早有准备。
想到这些,元怀民幽幽一叹,忍不住回头瞧了眼背后的那一捆画卷。
今晨在承天寺出门前的那一幕,他依旧记忆深刻。
元怀民低头看了眼碧玉杖,容女史说这是当初良翰兄给伤病之中、腿脚不便的她制作的,这次赠他登山。
可能是知道良翰兄好和他关系很好的缘故,这位容真女史对他也颇为面冷心热。
一想到这位女史大人大概率会誓死捍卫那座大佛,元怀民就有些心怀愧疚。
毕竟他还是带了这副桃花源图进来。
元怀民其实对于大佛什么的一直不感兴趣,就像不久前他求吴道子不要伤害欧阳良翰时所说的:
整个浔阳城,除了无辜老百姓,他只在意欧阳戎、秋娘,嗯,顶多再加一个“马冬梅”的生死,至于其它的,真的是无所谓了。
今早元怀民本来早就抵达双峰尖了,迟迟没有进入,而是在门口等了好一会儿,他是想等等良翰兄的,在其进入石窟前再见上一面,叮嘱几句。
不过良翰兄迟迟没来,易千秋又在一旁泼辣催促,他等了一会儿便放弃了,匆匆登山。
出神间,元怀民爬上了山顶。
他吐了口气,在山顶处找到一处风光最好的位置,摘下书箱。
扭过头,对身后那一队白虎卫道;
“在下想安静一些。”
白虎卫小队长抱拳,带人退远了些,不过还是在远远的瞧着元怀民所在的位置。
元怀民犹豫了下,从书箱里取出了一份青铜卷轴。
他脸色有些复杂,背对后方那些白虎卫甲士的视线,刚想打开布包,手中布袋已经自动滑落。
下一霎那,青铜卷轴在山风中无声展开。
一副桃花源图展露在空气中。
只见画中有一座桃花小院内,院内一株桃树下,有一个小老头盘膝而坐。
画卷展开的时候,这小老头灵动的抬头,看了一眼头顶,下一瞬间,他站起身,笑眯眯的走出了院子,也走出了画卷
哪怕已经不是第一次见、早上刚见过一次,元怀民依旧有些瞪大眼睛。
吴道子从画中背手走出,走到元怀民身旁,笑眯眯看着他,随手拍了拍他肩膀,似是鼓励。
元怀民记得早上出门前,吴先生也是如此,叮嘱他几句后,直接展开画卷,背手走了进去,画卷自然合闭,落到他手中……
此刻,元怀民有点胆颤心惊的回过头,看向不远处那一队白虎卫甲士。
他发现他们好像毫无动静,和之前一样,面无表情的望着他这边,像是无视了画中走出的吴先生一样,对于元怀民身边多出的人,置若罔闻。
吴道子又拍了下元怀民的肩膀:
“别瞅了,在他们眼中,你现在正在铺纸绘画呢。”
元怀民不禁问道:
“吴先生,你、你是人是鬼?为何能进画中?”
“老夫既不是鬼,也不是人,你猜是什么?猜中了就告诉你。”
老人眨巴眼睛。
元怀民欲言又止。
吴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