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不是吧君子也防 > 第392章 多事之“秋”

第392章 多事之“秋”

果、还有江州涉事官吏们的统一口供,一一递上洛阳宫廷内那位龙袍老妇人的御案。

很快,卫氏及其用利益笼络的朋党官员们,便失望了。

第五日,朝会百官廷议过后,东殿暖阁的杖下后御前会议上,大周女皇正式下旨:

贬朱凌虚父子为贱籍,按谋反之罪抄家,有周一朝,洪州朱氏一族永不录用,同时勒令彩裳女史、江州官员严查其同伙;

再封浔阳王世子离扶苏,为江州别驾,辅助江南安抚大使、浔阳王离闲,坐镇浔阳城,安抚官民,平定前线人心。

又颁制书,册封正在江南扬州养老养病的左武卫大将军秦竞溱,为江南道行军大总管,调集兵马,指挥江南道平叛,即日前往江州,主持大局。

再命江州长史欧阳戎为江南道行军大营长史,协助大军平叛……

一道道命令下发。

朝野一时间有些噤声,旋即响起哗然。

已经有一位江州道行军大总管了,现在又封一位江南道行军大总管,似乎比“江州道”名头大上一些……有些态度已经不言而喻了。

果然,翌日一早,江州道行军大总管、魏王卫继嗣上书告病,请求回京养病。女帝不许,驳回。

卫继嗣再上书。

女帝不应。

又上书。

如此连续三次,才迟迟批下一个在卫氏众人眼里珍贵无比、皇恩浩荡的“准”字。

江州道行军大总管官职未夺去,然而卫继嗣却灰溜溜返回了洛阳,

此前准备好的兵马粮草,全部毕恭毕敬的转交给即将上任的老将军秦竞溱。

至于这位魏王“悉心”任命的征讨大军诸将们,自然是各回各家,秦竞溱当然不会任用前任的班子……

欧阳戎收到京城圣旨的时候,正在双峰间,考察东林大佛的建造事宜。

闻讯不禁挑眉。

秦竞溱,秦老将军,曾在高宗朝,二圣临朝时期,征讨东夷时,作为小将脱颖而出,乃三朝老臣,大乾……嗯,大周名将,征战多年,在东夷积下累累军功,前年去往江南扬州养病前,官至左武卫大将军。

而且说起来,欧阳戎此前与这位秦老其实有过一面之缘的……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至于女帝的其它安排,他倒不意外,唯独让离大郎担任江州别驾这个,倒是让欧阳戎有些沉默。

所谓别驾别驾,其实最初是刺史出行时的陪驾的意思。

一州别驾一般寻常州不设立,就算设置,也只是让离氏皇族的子弟兼任,算是名誉头衔,不过现在大周朝,女帝姓卫,卫氏子弟也开始享受这种待遇。

所以现有的天下各州的别驾官职,都是离、卫子弟兼任,名大于实,

虽然在理论上,一州别驾的地位在长史之上,刺史之下,但是早就没有实权了,算名义二把手,实际二把手还是长史。

不过一州别驾,算是拥有监管地方长官的权力,能约束本州刺史。

按道理,欧阳戎应该高兴才对,离扶苏担任江州别驾,能帮忙进一步约束王冷然。

不过女帝卫昭,此番不去加封浔阳王离闲,而是另辟蹊径的封世子离扶苏为江州别驾,这隐隐释放一种信号……

即使早就料到这一天,然而来临之际,欧阳戎还是有些叹息:

“大郎这次算是走到台前了,被自家这位祖母关注,也不知是福是祸……”

至于他获得的中军大营长史新职。

欧阳戎抬头,望着大佛安静了会儿,少倾折身返回江州大堂。

他默默取出一本空奏折,平静研墨,书写了一封……

数日后,一封普通奏折飞抵了洛阳。

很快,一条小道消息从皇城内的凤阁悄悄传出。

欧阳良翰以辅助浔阳王造像事务繁琐、自身能力不足为由,请辞江南道行军大营长史官职,请求陛下重新选定良才,或是让秦老将军自己推荐用得顺手的人才,避免磨合时间。

请辞之言,情真意切,无比认真。

朝野侧目。

津津乐道。

女帝默许。

也不和欧阳良翰拉扯什么三辞三让。

当然,敢直接请辞,欧阳戎想必也不是刷清名。

毕竟刷清名这种事情,你得是亲王宰相、股肱之臣或天子亲信才行,区区小官还敢拿天子来刷清名,万一天子直接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