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常侍徐之才、馆客王昙哲、长史张思进等人引经据典,从天象、图谶、梦理、童谣等各个角度诠释天下马上就要改朝换代,而且各种征兆统统都指向高洋,劝高洋顺天应人,早登大宝。
劝进的这帮人虽然折腾得很起劲,但都是些无足轻重小人物,而那些手握实权的军政大佬们基本都在冷眼旁观,没人主动站出来表态支持这件事。
大佬们都不支持的话,这事儿还真有点儿棘手。
,!
高洋决定主动去做大家的工作,尽量争取更多的支持。
他的第一个说服对象,是他的生母娄昭君。~零`点`看_书! _醉.薪`蟑-节/埂\新-哙~
现在娄昭君在高氏集团里的地位相当于皇太后,威望非常高,跟那些创业元老们的关系也很好,如果能把她争取过来,再去说服其他人就容易多了。
高洋信心满满地去找老妈,没想到刚开口就被骂了个狗血淋头。娄昭君指着他的鼻子痛斥:“你小子也太狂了,这种事情都敢想?你爸你哥何等英雄,尚且不敢妄言天命,一辈子甘当臣子,你觉得自己比他们还强?”
高洋碰了一鼻子灰,郁闷坏了。连亲妈都不看好自己,这可咋整。他自己也有点儿泄气,决定亲自问问老天爷天命是不是真的在自己身上。
他采用了北方民族最常用的占卜方法,也就是手铸金人。
手铸金人的习俗源于匈奴,到了北魏一朝已经成为定制。但凡有国家大事,比如册立皇后,或者确定皇位继承人的时候,都会让当事人亲手铸造自己的金人像,看看是否得到上天的支持。当年尔朱荣就是因为手铸金人好几次都不成功,最终没敢篡位。
没想到高洋运气极好,写模铸造一次成功。
高洋大喜,赶紧把金人拿给表哥段韶看。
段韶还有点儿半信半疑。
高洋说天命就摆在眼前,你还怀疑个啥。要不你拿着这个金人去找斛律金,看看他啥态度。
在高洋的印象里,斛律金是草原上长大的老一代,应该最信这种占卜结果,没准儿看到金人就会改变态度。
不料斛律金完全不买账,他得知高洋真有篡位的想法,当时就急眼了,冲到高洋面前明确表示反对,让高洋赶紧把那帮妖言惑众的人砍了谢罪。
这还不算,斛律金还把晋阳一大帮子元老都叫了过来,当着娄昭君的面,苦劝高洋做人要本分,千万别有什么非分之想。一时间千夫所指,整得高洋极其被动。
娄昭君毕竟还是护着儿子,她赶紧站出来跟大家解释说自己这个儿子太实诚,没什么心眼儿,这次肯定是被高德政给带坏了,回头自己会好好教育他,让大家不用担心。
高洋在边上铁青着脸,一言不发。
老天爷都站在我这边,你们还曲曲个啥?一个个的还真把自己当成人物了,真以为我离开你们就玩不转么?高澄怕你们,我可不怕。等我把事情办成,你们不同意也得同意。
他不再搭理晋阳的勋贵们,而是给邺城里的杨愔写了封信,让杨愔去做朝廷里公卿大臣们的工作。信发出去之后,他担心杨愔没有完全理解自己的意图,又把高德政派过去跟杨愔面对面沟通。
安排完这些,高洋还是不放心,决定亲自去一趟邺城,如果时机合适的话,直接把事情办了就完了。
结果他刚走到平都城(今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附近),邺城的诸多老资格就迎了过来,包括太尉高岳、尚书令高隆之、领军娄睿、侍中张亮、黄门赵彦深等等,都说有要事要跟高洋面谈。高洋当然知道这帮人想说啥,他不想再多费唇舌,除了让杨愔过来汇报一下工作之外,其他人都给撵了回去。
人是撵回去了,但现在全员抵制禅代的气氛已经形成,再想硬搞的话场面肯定会很难看,高洋没办法,只好灰溜溜地转身往回走。
两头撞墙,高洋头疼得要命。看架势这帮老顽固们铁了心要跟自己作对,这样下去事情还怎么推动?他回到晋阳,赶紧把宋景业、徐之才等人叫过来一起商量对策。
宋景业说您别急,咱们这次没成功首先是因为时机不对,卦象上说您应该五月受禅,现在日子还没到,不成也正常。其次是因为咱们保密工作做得不好,给了勋贵们反应时间。这样,您这段时间先淡化一下这件事,让勋贵们放松警惕,等到五月初的时候咱们突然行动,肯定能成功。
高洋当即依计行事。他明面上绝口不再提禅代的事情,背地里却安排心腹们紧锣密鼓地制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