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再把洛阳夺回来。
有了皇帝的肯定,西魏将士们士气更加爆棚,大家摩拳擦掌准备第二天跟东魏部队好好打上一架。
宇文泰虽然对元宝炬这次一反常态主动显示影响力的行为有些不满,但毕竟这是激励士气的行为,也没啥坏处,所以也没多说什么。
而侯景这边则气得要死,大战在即,想办法鼓舞部队士气还来不及呢,莫多娄贷文和可朱浑道元这俩哥们居然给我来了这一出戏。莫多娄贷文本人违抗军令死不足惜,但开门就打了个大败仗,还折了这么重要的一个高级将领,东魏将士的情绪肯定会受到严重影响,后面的仗恐怕不太好打了。
看来按原计划在洛阳附近开战的方案已经有风险了,因为背后的金镛城里还有个独孤如愿,如果他趁机跟城外的西魏部队搞个内外夹击,局势可是大大的不妙。
侯景跟高敖曹等人商量了一下,决定暂时放弃对金镛城的包围,重新选一个更有利的战场,避免腹背受敌。
东魏大军在侯景的指挥下,在夜幕的掩护下连夜离开洛阳,向北撤退到黄河岸边。
结果就是八月四号凌晨,西魏部队准备打仗的时候,发现洛阳城外已经没人了。没多久斥候回来汇报,说东魏部队已经向北退到了黄河岸边。
宇文泰没搞懂侯景的意图,他心想莫不是这个小子害怕了?看起来这是要从河桥继续退到河北去的架势。
如果真让侯景的大军退到黄河北岸,再据守河桥北口,或者一把火把河桥烧掉,那打起来就费劲了。我兴师动众跑这么老远,可不是光为了保住一个破败的洛阳就晚了的,还是要趁机把东魏的有生力量再消灭一批才好。
前期连战连胜,宇文泰此时心里也有点儿飘了,他生怕侯景跑掉,于是亲自带着几千轻骑开始追击,同时命令大部队尽快跟上。
但侯景撤军只是表面上的示弱,他并没有真的想撤退,而是铆足了劲要跟宇文泰较一较高下。到达黄河南岸之后,侯景指挥大军背靠河桥,面对邙山,摆出一座严整的阵型,静候着宇文泰的到来。
而宇文泰并不知道这些,他率领轻骑绕过洛阳越过邙山,一路向北穷追不舍,距离侯景布下的大阵也越来越近。
东西魏之间的第三场重要战斗,也称为河桥之战,即将正式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