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顺,先是破坏了自己苦心经营的河东防线,之后又顺利换掉了皇帝,接着偷袭荆州,平定灵州,几乎是爆发式的扩张势头。
不能再任由宇文泰这么肆无忌惮地发展下去了,必须出手敲打他一下。
跟宇文泰比起来,刘蠡升只是个小毛贼而已,况且他现在已经元气大伤,被彻底搞定只是时间问题,没必要再在云阳谷这里耗费太多精力。于是高欢决定先回晋阳,筹划如何对付宇文泰。
高欢几年前跟宇文泰打过交道,知道这个小伙子非同一般,绝对不可轻视。宇文泰能够在没有朝廷支持的情况下,顺利继承了贺拔岳的所有家底,轻松驾驭了关西的各路军头,干翻侯莫陈悦,进而平定关陇,之后又利用元修拿到正统地位,这不仅需要极强的能力,也需要极好的运气。
跟运气好的人做对,需要非常小心才行。现在还没有做好全面开战的准备,稳妥起见,最好先试探一下西魏的实力。
这次高欢没有亲自出马,他任命大行台司马子如为主帅,领着窦泰、韩轨等人出兵去打第一仗。
攻击目标是潼关。
宇文泰听说高欢要打过来了,也有点儿紧张,他一方面下令加强潼关的守备,同时把主力部队集中到灞上,全军进入最高警戒态势,做好准备严阵以待。
之所以把防线收缩到长安附近,是为了以不变应万变。宇文泰知道高欢用兵厉害,东魏进入关中的通道不只潼关一个口子,而自己的兵力又不足以处处设防,如果防线太靠前,一旦被高欢偷袭绕到身后麻烦就大了。
果不出宇文泰所料,司马子如硬攻潼关多次,发现打不下来,于是按照高欢的安排,开始佯装撤军。东魏的部队先是从弘农的陕津渡口退回到河东,之后趁着夜色突然从蒲津渡口强渡黄河,直接攻打河西的华州。
此时高欢在蒲津渡口西侧新建的那个城垒已经被拆掉了,西魏守军都收缩到华州的州城里,所以东魏部队过河并没有遇到什么麻烦。更让司马子如喜出望外的是,这段时间华州正在修城,晚上虽然工人都回去休息了,城门也关了,但梯子还搭在城墙外面。
司马子如激动坏了,这下连攻城工具都省了,简直是天助我也。他立刻派先遣队顺着梯子杀进城去,抢占城门放大军进城。
这本应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偷袭案例,但谁也没想到的是,眼看到手的鸭子居然飞了。
因为守卫华州的是一个著名的猛人,名叫王罴。
王罴是雍州京兆郡霸城县人,他的资历其实非常非常老,早在孝文帝元宏在世的时候,就担任了殿中将军。之所以一直没有出场,是因为跟辛纂类似,在北魏内部乱成一锅粥的那段时间里,他独自在荆州顽强地抵挡着南梁的入侵。
当时梁武帝萧衍派曹义宗带领大军进攻北魏的荆州,主要目标是两座城,一个是穰城,一个是新野。北魏这边守卫新野的是辛纂和于谨,守卫穰城的就是王罴。
王罴当时是荆州刺史,由于穰城是荆州的州城,所以受到的压力比新野大得多,而且北魏正值内乱,根本没有援兵过来,王罴手头只有一张空头支票,朝廷承诺只要守住穰城就让他回老家雍州当刺史(本州刺史)。
能够担任家乡的刺史是非常荣耀的事情,但王罴也清楚这个胡萝卜没那么容易吃到,如果穰城守不住,啥承诺都白搭。当时梁军各种攻城方法换着用,水攻的时候只差一点点就漫过城墙了,城里的粮草也及其紧张。在异常艰苦的情况下,王罴与将士们始终同甘共苦,坚持抵抗。他对自己也比较狠,打仗的时候铠甲头盔都扔到一边,动不动就仰天大呼道:“荆州乃孝文皇帝所设,如果上天不佑国家,就让箭射中我王罴的头,否则我王罴一定会打败贼军!”神奇的是,前后历经了无数次恶战,他真的没有受过伤。
王罴在穰城里整整坚持了三年多,直到尔朱荣平定叛乱之后,终于派兵南下解了荆州之围。按说任务完成之后应该回家当刺史了,但不巧的是正赶上元颢回来争夺帝位,王罴因为接受过元颢的官职,受了牵连,最后名义上被封为岐州刺史,实际上是负责管理偏远的南秦州。
当时南秦州的豪强经常叛乱,王罴到任之后,先是诱降了最大的豪强首领,通过这个首领把其它叛乱的人都抓起来砍了。等所有叛乱者都砍完之后,王罴对这个首领说:“你的人都死没了,你还活着有啥意思?不如跟他们一起走吧。”把这个首领也推出去给砍了。自此之后,南秦州再也没人敢造反。
这招之前的南秦州刺史崔游也用过,最后却被反噬,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