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抵达晋阳,高欢亲自出城执手迎接(执手礼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相见时的一种礼节)。可朱浑道元随即被任命为车骑大将军,封元县公,跟随可朱浑道元一起过来的将领也都得到了相应的赏赐。
元修逃亡之后,东西魏之间一直音信不通,高欢也不知道长安那边的情况,直到这次可朱浑道元过来,高欢才知道元修已经死于宇文泰之手。
元修折腾了这么久,最终落得如此下场,高欢也不禁暗自叹息。
不管怎么说,元修始终是正经的大魏皇帝,死了连个动静都没有也说不过去,所以高欢专门给新皇帝元善见上书,请求为元修举哀。
高欢这么做是出于基本的君臣礼仪,敬重的是皇位本身,而不是元修这个人。但元善见年纪尚小,搞不清楚高欢的想法,毕竟元修生前一直在想尽办法对付高欢,现在他死了,高欢居然能不记前仇主动要求为他举哀,这是真的大度还是仅仅摆个样子?
元善见不知道怎么处理好,只好召集群臣商议此事。太学博士潘崇和建议不用服丧,理由是如果皇帝对大臣不以礼相待,他死后大臣也不用管他,正所谓商人不用管夏桀,周人不用管商纣一样。但另两个国子博士卫既隆和李同轨不赞同,他俩认为潘崇和是个书呆子,根本没听出大丞相的弦外之音,现在高欢的大女儿高皇后还独守空闺呢,只有为元修服丧,才能证明高皇后老公已经没了,然后才好改嫁。
如果高欢知道自己被这帮书生如此揣度,不知道会不会气吐血。
不管怎么说,东魏朝廷最终还是为元修举行了正式的葬礼,将其谥号定为“出帝”(元修在西魏那边的谥号是“孝武帝”)。
可朱浑道元的叛逃对西魏局势产生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渭州,因为刺史及领导班子都跑了,全州很快进入无政府状态,境内的羌人开始四处抢掠。在渭州的带动下,周边几个州郡也开始出现动乱的迹象。此时再等新的刺史过来已经来不及了,边上的秦州刺史李弼当机立断,派自己的长史长孙俭(激ǎn)赶赴渭州负责整顿治安。
另一方面,宇文泰那边得知灵州的曹泥和刘丰公然跟自己对抗,资助可朱浑道元东归,终于不想再忍了,他派李虎、李弼和赵贵立刻出兵北上,无论如何一定要把灵州给打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