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皇帝也立完了,河西的叛乱也平定了,自己也成了尔朱家的话事人,功业完全可以比肩天柱大将军,不知道下一步还有啥追求没?
尔朱荣听完长叹一声,说高兄你不知道,这个话事人可不好当。以前我叔叔尔朱荣在的时候,很多琐事我不用管,现在可好,一堆问题都推给我了。现在我最大的烦心事,就是六镇的那帮刁民。
原来六镇之乱被平定后,投降的六镇镇民作为营户被分配到河北几个州郡之中,结果他们没多久又追随葛荣等人开始了二次造反。尔朱荣在滏口一战搞定葛荣之后,为了防止这些镇民再闹事,把这些人流放到并州肆州一带,由自己的契胡人看着。
结果契胡仗着尔朱家的势力,肆意欺凌这些外来户。这种情况下,如果是一般人也就忍了,但偏偏北镇人生性彪悍,容不得欺负,一有压迫就奋起反抗,这几年大小都算上一共反了二十六次。虽然这些反抗最终都被镇压下去了,人也杀了将近一多半,但依旧没有吓唬住这帮北镇悍民,时不时的还要闹事。
尔朱兆头疼的就是如何处理这帮北镇镇民。尔朱荣都搞不定,他就更没办法了,他琢磨着实在不行就把这帮人都砍了吧。
高欢心中一动。他本身就是怀朔出身,也是北镇的一员,那些镇民里面很多人他都认识。他很了解北镇这帮人,这些镇民基本都是鲜卑族人,兵户出身,世代习武,论单兵战斗力没有哪只队伍能比得上。而且这些人生性桀骜,想靠硬压让他们屈服是没希望的。
如果因为不好管就把这些人给杀光,实在是太可惜了。
于是高欢跟尔朱兆说,六镇降卒人数太多,都杀了不太现实,反倒会落个残暴的名声。我觉得大王可以选一位心腹之人,让他来统一管理这些六镇镇民。如果再有造反,首先要归罪于这个人,这样此人必定会尽心尽力来替大王做好管理工作,再也不劳大王你烦心。
尔朱兆闻言大喜,这是个好办法,可以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比我亲自管可省事多了。
可是选谁合适呢?
这时正好贺拔家的老大贺拔允在座。贺拔允跟他两个锋芒毕露的弟弟不一样,他早看出高欢不是寻常人,日后必有大的发展,因此经常有示好之意。此时一见又有机会,赶紧起身推荐高欢。
高欢的反应比较直接,他不由分说一记老拳闷到贺拔允脸上,大怒道,当初天柱在的时候,咱们都老老实实听他指挥,现在天柱不在了,天下大事自然由我兄弟尔朱兆说了算,哪里轮得到你指手画脚?再敢妄言当心我兄弟一生气把你砍了!
尔朱兆一见高欢这么给自己挣面子,心中无比受用。他立刻拍板,兄弟你别推辞,别人我都看不上,非你不可。贺拔允也是一番好意,兄弟你就别生气了,来来来,大家坐下,继续喝酒。
贺拔允有点惨,直接被打掉了一颗牙。他很清楚高欢在演戏,就是下手忒狠了点儿。不管怎么说,目的算是达到了,希望日后高欢会记得自己这次帮忙。
高欢终于得到了授权,几乎就要掩饰不住心中的狂喜。他担心尔朱兆反悔,勉强又喝了几杯之后,抽个空溜了出去,立刻安排人去各处宣告,说我高欢已经受命统领六镇镇民,你们赶紧去汾水东岸集合,听我号令行事。
六镇镇民久受契胡欺凌之苦,恨不得能早点脱离尔朱兆的魔爪,听闻当年怀朔镇的故人高欢要来做新的统领,都喜出望外,很快就都赶了过来。
高欢下令在阳曲川开府建牙,重新整编部队,正式将六镇镇民并入麾下。
一下子增加了好几万有生力量,高欢的心里踏实多了。不过他没有盲目乐观,因为还有新的问题需要解决。现在自己人数虽多,但还是在尔朱兆的眼皮底下,没有发展空间,做什么都不方便,得想办法摆脱控制才行。
于是几天之后,高欢又派刘贵去跟尔朱兆打申请报告,说感谢兄弟信任我让我统领这些六镇镇民,但养活这几万人还是挺费脑筋的。这两年并肆一带一直在闹灾荒,这帮镇民又不事生产,只能靠挖田鼠过活,一个个衣衫不整面黄肌瘦,实在影响兄弟你辖区的形象。要不这样吧,我带着他们去太行山东面去找吃的,等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再听候调遣。
尔朱兆本来就觉得这帮六镇镇民在眼前很麻烦,高欢的提议正中他的下怀。走得越远越好,眼不见心不烦。
但这时帐下的长史慕容绍宗站出来表示反对,他跟尔朱兆说,大王万不可同意。如今天下纷乱,人人各怀异心。高欢此人雄材盖世,如果让他在外面手握大兵,无异于授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