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自己回朝,肯定被元徽往死里整。
元渊大脑又一次短路了,他决定向东走。
东边是瀛洲,葛荣叛军的大本营。
此刻元渊还寄希望于北镇镇民的支持,在他看来,叛军那里比朝廷要更安全,毕竟那里有那么多表示拥戴他的叛军将领,葛荣也表达过支持他的意向,就算当不成首领,当个副帅也好,以自己的才能,肯定可以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元渊领着众人刚出大营不久,就听闻身后毛谥领着人大呼小叫地冲进营地,大喊广阳王已经造反了,他们奉命捉拿反贼。元渊一时窘迫,赶紧领人策马向东疾驰。走出七八十里左右,一行人进入了博陵地界,这里是定州的最东边,再继续向东就是瀛洲了。这时,迎面正碰上一队葛荣派出来巡逻的游骑兵。元渊不做抵抗,跟着游骑兵去见葛荣。
葛荣的部众见元渊来了,都非常高兴。元渊在北镇众人的心中人望真是非常好,有人居然跑去建议葛荣带领大家拥立元渊作为新的首领,说这样可以借助广阳王的身份,提高部队的声势,争夺天下更加名正言顺。
可惜葛荣本人不这么想。之前跟毛普贤的对话只是逢场作戏而已,葛荣有自己的政治野心,现在既然自己已经是大齐皇帝了,岂能再把权柄拱手送人。
葛荣表面上对元渊还是非常客气,每日奉为上宾,又为他准备府邸,但心里始终觉得留着元渊是个麻烦。葛荣原来的官衔只是个镇将,元渊可是堂堂皇室亲王,地位和威望天差地别没法比,葛荣又是新当头儿不久,根基还不是很稳,容不得任何不稳定因素。于是数日之后,葛荣终于下定决心,暗中派人将元渊和杨喧杀于府内,对外宣称两人被朝中奸臣陷害流落至此,因不愿对抗朝廷,纠结无奈相约自杀。元渊下葬之日,北镇镇民数万人聚集在路边为其送行,队伍绵延数里。之后葛荣又把元渊的其他随同人员,包括元渊的儿子元湛、府佐宋游道、郎中温子升等人礼送出瀛州,让他们回朝复命,说广阳王宁死不降,让元渊可以留一个清白的名声。
广阳王元渊就这样因为自己不及格的政治成绩最终葬送了性命。但他数年戎马征战,间接地成就了于瑾,成就了葛荣,以及未来即将登上历史舞台的怀朔武川诸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