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驿站系统的良好运行,那个时候,最多三天之内,吴桥兵变就会放在崇祯皇帝的案头,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凌河之战,在崇祯四年十一月初九正式结束,而身为登莱巡抚的孙元化还在二十天后催促孔有德支援大凌河,理论上来说,哪怕是广州发生的事情,最多五天就可以传到京城,因为驿站,让大明朝廷太过被动了。
作为辽西的外人,高第其实只是想混日子,他即没有跟宁海军拼命的心思,也没有为吴氏复仇的意思,在吴襄和吴氏家族到倒台,他就想再抱一个大腿。
程世杰的原则是,如果想入内阁,必须要有县州、府、省三级履职的经历,而不是像什么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阁,没有地方的工作经验,怎么可能熟悉全套的官府运输,难道只靠诗词歌赋?
如果不是吴襄提拔他,他只是一个小军头。
赶紧动手,要不然就没有机会了。
“噗嗤,噗嗤……”
高第麾下七个参将,五个人动手砍向高第,等高第感觉到疼痛,他才知道这些手下把他卖了,当然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只是宁海军提出的条件太苛刻,别说官居原职,给他降两级,让他担任一个参将,不,哪怕是一个团长呢?
副总兵吴忠是吴襄的家丁兵出身,又赐姓吴,吴忠愤然说:“我们为朝廷镇守山海关这么多年,迭经苦战,九死一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朝廷丝毫不念旧情,把我们往死里逼,真叫人心寒!依我看,咱们也别想太多了,死战到底吧,等朝廷打不下山海关了再跟他们谈也不晚!”
估计当吴三桂点头答应剃发易帜时候,大清的睿亲王肯定打心里松了一口大气,折磨了大清几十年的山海雄关终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真让他打,还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呢!
最先上来的是第十九旅,也就是卢象升老底子天雄军的炮团,足足三十六门三寸炮,还有十二门四寸炮,火箭炮对这种建筑威力不大,就不训练了。
可尽管如此,面对雄伟的山海关,即便是强悍绝伦宁海军,不大,是大明的皇家陆军,也不由得有些束手无策。
然而,问题是,高第想走一步看一步,可他手底下的参将们却不乐意了,吴氏倒台,高第和吴忠两个人与吴氏有关系,他们可没有关系。
但是,他害怕程世杰秋后算账,毕竟京城隔三差五就在菜市口砍人,动不动就凌迟,就连高高在上的士大夫,都被程世杰像杀小鸡子一样杀了,更何况是他们这些丘八。
宁海军给抚宁卫的待遇还是不错的,原抚宁卫指挥使虽然没有了权力,但是却分了一千八百多亩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山海关的粮食越来越少,虽然说,山海关作为整个宁远防线的后勤基地,存粮不少,可问题是,粮食再多,坐吃山空,再多的粮食也会有吃完的一天。
共计四十八门重炮准备完毕,就开始向山海关发射炮弹。
然而,高第的对手也换成了已经进化到火器时代的宁海军了,当然,现在的宁海军也取消了宁海军的番号,变成了大明皇家陆军。
事实上,官僚阶级是一个中性词,官僚的典范代表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也有像诸葛亮一样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大明的政治体制,程世杰并不是参考后世任何一个国家,他认为的大明首相竟选,必须拥有一定的资历,而不是像什么明星、演员都可以竟选制度,本身就需要一定的门槛。首相权力国家,需要精通县、府、省的工作经验,没有经验,想要干好一件工作,或者可以做到,但是绝对做不好一个首相。
然而问题是,随着入关建奴全军覆没,程世杰控制了整个北直隶、山东全部,以及河南中部和东部,在这个时候,高第再坚持下去,就没有意义了。
众山海关的将领几乎都是一样的心思,绝不交出手里的军队和权力!这年头,有枪有兵就是草头王,只要有这几千精兵在手,朝廷在动他们之前就得三思而后行,没了军队,他们算什么?
程世杰要弄死他们还不是一句话一事情?还缴枪不杀,有本事你就拿下山海关,你能拿下山海关我马上就投降!
看着手底下的几个参将和副总兵态度坚定,高第也松了口气,他没有争霸天下的心思,有的只有一个混高家一个富贵的心思。
真正的体制和官场,依靠的是情商高吗?事实上并非如此,程世杰是在瀚海集团从基层技术员混上来的正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