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大明皇家海军皇家陆军
第412章
大明的问题是财政问题,而财政问题从朱棣之后就一直在折磨着大明,越往后就越严重,到了崇祯这一朝,几乎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
虽说随着宁海军集团的崛起,大明有了新的税源,情况有所改善,奈何问题是,随着宁海军集团走向大明的执政党,再加上这一仗下来,大半个北方都打烂了,再加上几百万军户和军属移民,以及俘虏移民,没有几千万两银子下去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让大明的北方恢复元气的。
这里头要花的钱可就海了去了,上哪找这么多钱?
反正,孙之澋是想不出办法了,在孙之澋的惯性思维,无比是开源和节流,可眼下节流是没有办法节流的,程世杰这个摄政王连紫禁城都不想修,因为修紫禁城、也要修北京城,更需要安抚收买京畿百姓,到处都需要花真金白银。
与惯性思维稍多一两点的就是,发动对江南的经济战争,或者是军事战争,通过战争手段,掠夺江南士绅的财富,可是他却没有想到朝藩王下手。
在程世杰提出藩王的两个字时,孙之澋豁然开朗,一下子打开了思路和格局,在孙之澋的理解和认知中,历朝历代,贪腐现象最严重的两个朝代,其实是宋朝和明朝,如果是程世杰看来,最严重的其实是清朝。
然而这三贪污腐败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有一群被朝廷颁布贪腐许可证的群体,宋朝是北宋将门,明朝是藩王宗室,清朝则是宗室、藩王、还有八旗铁杆庄稼。
在守朝想贪污,投降将门,在明朝想贪污,投降藩王,在清朝,就更简单了成为奴才就行了。
谢宗泽有些难以启齿地道:“王上,这个……有点不妥吧?”
“没有什么不妥的!朝廷没钱,把藩王给抄了,不就有钱了?”
与削藩同时进行的还有各卫所,有的卫所想反,他们比藩王还惨,因为程世杰只针对将领,不针对普通军户,甚至可以说普通军户获得最大的利益,绝大多数卫所将领的反叛旋起旋灭,绝大多数叛乱还没等宁海军出动就被军户们给镇压下去了。
特别是宁海军的待遇是大明青年最合适的出路,甚至比读书做官更有出路,读书不一定能当官,需要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可是当兵却不一样,宁海军特别是热武器的士兵,大炮洗地之后,基本上就上去收尸,非常安全。
随着程世杰话音刚刚落,一众文臣无不齐齐翻起白眼。合着您老人家不怕落一个苛待宗室的骂名?咦……朱家宗室,跟程世杰与藩王没有半毛钱关系。把藩王的家抄了不就有钱了?你老人家还能再简单粗暴一点么!
当然,与大唐的都督府不同的是,程世杰不需要采取弱枝弱杆的方式,因为热武器时代,中枢掌握着武器制造的渠道,而且随着将来大规模修建铁路,地方也不可能像以前一样,关起门来当皇帝。
在制度上,大明最多拥有十个元帅的职位,十个元帅之后,未来就需要一个萝卜一个坑了,只有等老元帅死后,或者是,元帅参加首相竟选,脱下军装之后,才能提拔新元帅。
“海军!”
除了开国时期赏赐以及历代先皇赏之外的田产,其他田产视作非法侵占,非法侵占的田地,将依法追回,同时,要补缴税银,还有滞纳金,利息……
这是什么性质?他们还真敢想,这场灾难就是他们一手引发的,崇祯皇帝如果获得自由,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程世杰。
虽说鼎新朝绝大多数都是传统文人出身,天然偏向那些已经被逼入绝境的江南士子集团,很乐意看到南京小朝廷与北京达成和解。
武将的顶峰就是元帅,元帅是终身制,一旦晋升为元帅,则成为大明总参谋部高级参谋,但整个帝国皇帝以下最高领导人是帝国首相,一应民生经济、政治外交、人事任免,都由首相全权负责,元帅无权干涉。
不过,现在的情况是,只有安北和安东大部分地区在程世杰的控制之中,安北大部分区域还没有实际控制,在程世杰的规划中,安北都督府涵盖整个西伯利亚,直到贝加尔湖,安北都督府的责任就是将这块广袤寒冷的土地彻底纳入大明的版图。
一大堆花团锦簇却没有多少实质性意义的华丽词藻之后,他们提出了解决江南问题的条件,第一无条件释放崇祯帝,让崇祯皇帝平安抵达南京。
于是,又一道圣旨拟好了,内阁将在一个月之内组建统计小组,丈量全国藩王财产,清查田籍。
首先成立的则是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