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宁海军的步兵从四面八方跟上来,进一步压缩清军残部的生存空间,清军残部越来越少,他们的军阵范围也被进一步压缩,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甚至可以一眼看穿。
如银月色之下,黑压压宁海军如涨潮似的漫野而来,天地之间充斥着千军万马奔腾而过的隆隆巨响,人喊马嘶之声几乎要将一切给掩没。
在宁海军骑兵后面是数量庞大的步兵,无数火把汇成一条条连绵十里的火龙,翻滚着、蜿蜒着。
周宁横在程世杰的战马前:“大帅,您现在千万不要率军冲锋了,给将士们一个表现的机会,您不会连让将士们建功立业的机会也要剥夺吧?”
明明知道周宁在用激将法,程世杰也不得不承认,现在战场上已经不需要他这个统帅了,在现在的情况下,就算让萨满大神顶着头盔冲锋,清军的败局也无法逆转了。
现在的清军残部也就一万余人,而更加重要的是,宁海军的炮兵也慢慢跟上来了,用火炮可以解决的敌人,宁海军绝对不会拿人命去拼。
程世杰点点头道:“如你所愿!”
“大帅,劝降吗?”
程世杰摇摇头道:“不用!”
“大帅,当年唐太宗还接受颉利可汗投降……”
“这不一样,颉利可汗可以破关进入关中,抵达长城城下,他并没有来得及率军对长安百姓大肆屠杀!”
程世杰道:“本帅没有资格劝降,大明死在建奴屠刀的百姓何止百万?那些死在建奴屠刀下的百姓,会原谅他们吗?肯定不会,凭他们打输了可以投降,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机会本帅给过他们了,皇太极不愿意投降,现在再让他们投降已经没有意义了!”
周宁道:“末将明白了!”
“袁世良,你看到皇太极所在的位置吗?”
“看到了!”
“集中所有火炮,把皇太极崩了!”
“是!”
要论射击速度,火箭炮肯定比后装线膛火炮更快,可问题是要说射击的精度,那肯定还是后装线膛火炮。
“轰轰轰……”
通过望远镜可以看到,皇太极的王旗周围,出现一团团橘红色的火球,一颗颗炮弹落地爆炸,爆炸的冲击波将皇太极身边的侍卫和亲兵扫得七零八落。
皇太极运气不错,挺过了第一轮的炮击,不过命运之神没有永远眷顾他,在第二轮炮击的时候,一颗炮弹将一名清军士兵的长刀炸断,半截刀刃仿佛像横飞的弹片一样,将皇太极的战马,连同他的身体削成两截。
皇太极死了,死在宁海军第九旅209炮兵第四营三连二排六班火炮之下,炮手杨喜兴奋的手舞足蹈……
随着皇太极倒下,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战终于画上了一个血淋的句号。此次清军南下,皇太极拼尽全力,集聚起了他所能集聚的最强大的力量,十四万八旗劲旅除了八千余人留守关外,其余的悉数随他入关,他亲自率领一路,多尔衮率领一路。
还包括了漠南蒙古军、漠北蒙古军、准噶尔军也差不多是把最后一名拿得动刀拉得开弓的男丁都动员起来了,再加上投靠的明军,总兵力何止四十万!
然而打到现在,蒙古军基本上连个渣都没有剩下来,多尔衮那一路在第一时间就被宋献策和山西军联手拍死。
皇太极本人所率领的这一路,是他所能掌握的最后一支大军,现在连这支大军也完了,在这场决定着两个族群的命运的豪赌中,他输了,输得一干二净,输得彻彻底底。
清军仍然在拼死厮杀,不过很多还活着的清军士兵眼神里都写满了迷茫、恐惧和绝望。皇太极被一炮轰杀,那些带领他们从一场胜利走向一场胜利的将帅们几乎一个都见不着了,入关的清军只剩下他们这一点残渣,他们的抵抗还有什么意义?
宁海军是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的。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哪怕是辎重兵甚至是医护兵,也拿着战刀,朝着清军残部发起冲锋。
令人吃惊的是,清军残部居然活腻了似的径直往宁海军手中的刀刃上撞,完全没了抵抗的意志,只求一死而已,英雄末路,不过如此。
虽然城外的清军一心求死,而北京城的清军留守人员,包括范文程却不想死,他带着清军留守部队,打开北京城门,率领北京城全城百姓和文武百官,列队向蒋无病投降。
这些投降的大臣中,却没有温体仁,也没有王应熊等大佬。
他们都清楚,就算他们投降,程世杰也不会饶恕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