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 第228章 赶鸭子上架提前决战

第228章 赶鸭子上架提前决战

时,不影响我们在南洋的战略布局,我们要加大对吕宋、大员的力量投送,要向大员、吕宋渗透!”

程世杰其实不知道,他的战略规划,已经远远落后了。

可问题是,郑芝龙在封锁着杭州湾,程世杰现在还真没有办法向大员和吕宋投送人员和物资。

不过,作为原本中转的基地,崇明岛却因为移民的到来,空前繁荣。现在崇明岛已经聚集了三四万名流民,沈伯筠负责安置这些流民,每天也都忙得焦头烂额。

不过好歹也有些头绪,也多亏辽东之前在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利用这些流民,先是修建了环岛大道,崇明城的车马便道、南北长街、后街基本筑成,后期维护、排水沟的开挖、道木的种植以及沿街店铺、宅院、堆栈、草市等建筑都相继建起,都需要用到大量的劳工。

为了容纳劳力,宁海军这边打算立即对护岛河堤、东码头以及东南码头进行扩建。之前为安置募工流民家属的纺纱、织布工场也筹备将成。

虽说崇明岛的地盘有限,能容纳的人数有限,但是事情有了头绪,依葫芦画瓢就要容易多了。继续扩建纺纱、织布工场以及建造其他的工场、作坊,本身也能容纳大量的劳力。

这些流民在崇明岛其实都是暂时的,如果郑芝龙的舰队离开杭州湾,这些流民会运到大员,在大员开展移民屯边工作。

这些流民的安置工作也非常繁琐,将流民中有所专长、有手艺的人梳理出来,人力要合理使用。

一般说来安置流民需要大量的耕地,江南繁荣数百年,经过充分的开发,自然无法容纳下更多的外来流民。

流民的涌来,除了诱发大量的治安问题之外,也使得地方上的劳动力严重剩余,使得工价大幅下挫,以致地方上的普通佃户、力夫都敌视外来流民。

辽东的安置流民办法就是以工代赈,以工代赈能有效的解决短期流民、难民滞留的问题,另外规模化的家庭手工业与作坊手工业甚至更大规模的手工业工场能比纯粹的耕地农作容纳更多的剩下劳力。

沈伯筠和沈氏族人就是按照辽东的这两个思路去安置流民、难民,经过最初的混乱,,诸多事就有头绪,崇明多了这么多人,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便是沈伯筠自己在起初也无法想象能这么顺利,虽说很辛苦,却也很兴奋。

由小及大,沈伯筠半辈子见到人物也多,经世致用之术堪比程世杰强的的却未见到过,他心里时常想,程世杰当真就满足在纷乱的时局中求存?

能者应知蛰伏之道,时局纷乱,但还没有糜烂到不可救药的地方,所谓时势造英雄,时势不予,英雄难出。

不要看高迎祥、李自成还有郑芝龙等如此的风光,但是自古以来最早蹦跳的蚂蚱多半是给他人做嫁衣的命。

真到时势相予之时,沈伯筠相信程世杰也会应时而动的,正所谓窥知一斑而知全豹,从程世杰的行事风格,就可看出程世杰绝不是拘泥于什么“忠义仁孝”那虚伪一套的人。

沈伯筠打定主意,跟着程世杰走下去,哪怕这条路再艰难,也要走下去。

程世杰不怕郑芝龙进攻崇明岛、也不怕他进攻吴淞口,以及长兴岛,在这三个地方,宁海军都部署了炮台,坦率的说,只要这些炮台不被摧毁,就算郑氏将所有战舰全压上来也没用!

当然,兵力不足是程世杰最为头疼的问题,程世杰倒没有从移民中挑选青壮加入宁海军,主要是移民之中成份复杂,而且移民的体质太弱,根本无法适应宁海军的高强度训练。

移民大员最大的问题其实是气候,现在的大员还没有开发,与当初的辽东一样,因为水多,到处都是湿地,湿地容易滋生蚊虫,而蚊虫却是对外来移民最大的天敌。

不要小看小小的蚊虫,大员的蚊虫非常霸道,再强壮的汉子,被叮咬之后,就会发热,打摆子,还有很大机率会丧命。

程世杰在准备移民大员,可不像郑芝龙那么简单粗暴,把人扔过去就不管了,而是要准备大量的药材。

程世杰给沈伯筠请来的郎中下达的一个命令,让他们研制一些药方,专门治疗外伤、感冒发烧,事实上,程世杰可以从后世带来特效药,可问题是他的携带量非常有限,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在明朝这边储备好。

……

自从上一次攻打吴淞口失败之后,郑芝龙其实还想打,可是郑氏集团内部却有了不同的声音。与程世杰的宁海军集团不同,宁海军集团程世杰是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