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贤走出御书房之后,整个人都是懵逼的。
因为就在刚刚。陛下在御书房跟他发生了一件紧张的事,并且说了这样的话……“吴忠贤,你是朕的父皇最信任的人。”“父皇在临终的时候还在念叨你的名字。你真的非常忠贤!”“所以,朕也希望,你能成为朕最信任的人!以后辅佐朕周仁帝说着,时刻观察吴忠贤的表情变化。但吴忠贤全程演的非常逼真。听到周武帝念叨自己名字,他装作感动模样,就差抹眼泪了。吴忠贤心里猜测。这是周仁帝在测试自己!他甚至猜测周仁帝是不是知道了自己篡改先皇遗旨一事?所以才会试探?如果真的是这样,吴忠贤必死无疑!篡改圣旨,最轻都是诛九族的大罪!所以吴忠贤不敢表现出丝毫慌乱,生怕被看出问题。“陛下,以后有事您尽管吩咐!任何事,哪怕让臣上刀山下火海,臣都可以为陛下做!”吴忠贤激昂宣言。皇帝最想听的当然是表忠心。毕竟没有皇帝喜欢不听话的臣子。周仁帝盯着吴忠贤,盯得他后背汗毛都快竖起来了。吴忠贤思索周仁帝到底是什么意思?三年前将自己调来御书房,不让他再插手后宫的事,显然是架空吴忠贤。先架空吴忠贤的势。之后应该就是动手了。所以吴忠贤在接受了前身记忆后,才会忐忑不安!总感觉周仁帝有企图!难不成,是决定要杀我了?就在吴忠贤心思窜动的时候,周仁帝眸子轻轻挑动。“果然与父皇说的一样。”“这太监,不简单啊。”周仁帝心中思索着父皇临终对她说过的话。吴忠贤一定要杀。一共七个字。周仁帝也的确想过杀吴忠贤。对于皇帝来说,杀个太监再简单不过。哪怕吴忠贤在后宫一手遮天也没用。因为他的权利是皇家给的。皇家想收回就可以随时收回。哪怕周仁帝只是刚上位的新帝,也可以轻而易举制裁吴忠贤。但是,周仁帝沉思了许久。还是没舍得杀。是的,是没舍得。第一是因为,吴忠贤有智谋。虽然吴忠贤在大周王朝并不出名,远远比不上那些文官大臣。但只有皇家人才知道,他有真才实学。治理南方水灾,北方蛮夷入侵这两件大事的时候,文官想不到办法,但吴忠贤出了九条妙计,解决了天灾人祸。当然,好名声都是皇帝的,没人会知道在背后出谋划策的太监。其二,吴忠贤也有不错的武力值。其三,吴忠贤跟随自己父皇那么久。看到吴忠贤()?(),周仁帝也能想到父皇曾经还在世的场景()?(),
算是念旧吧。
所以周仁帝没舍得杀吴忠贤()?(),只是架空了他的权利。
算是敲打吴忠贤?()_[(.)]???+?+??()?(),告诉他,以后要听自己的话。
只要能像辅佐先皇一样辅佐自己,他同样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是个真正的人才啊!没办法。如今的周仁帝无人可用!身边能用的人才,除了表面的皇家御林军和暗地的皇家龙护卫外,再没有任何一个大将。迫不得已,只能选择拿出父皇留下的这颗暗棋。周仁帝也想过。或许父皇的遗旨里,之所以提及只是架空吴忠贤,而没有让他陪葬,或许正是因为如此。父皇是将吴忠贤留给自己用的。御书房内。静的可怕。只有周仁帝与吴忠贤两人的轻微喘息声。两人各怀心思。气氛无比紧张。吴忠贤也在想,是不是周仁帝发现了自己篡改圣旨的事。吴忠贤回忆了前身篡改遗旨的事。前身真的很聪明,他并没有将遗旨里自己的姓名改掉。而是将内容修改了,从陪葬先皇。改成了让周仁帝架空吴忠贤,以后能用则用,不用就杀……这条消息虽然同样很危险。但却非常符合周武帝的性格。前身也不愧是跟随周武帝多年的狗腿子,对周武帝的性格了解的太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