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品都不能少,结果到了这些人嘴里,什么规矩都不用守了,只要一心向道就行,这不是胡扯吗?”
马云峰说:“对对对,这就好像是有些人天天把孝顺挂在嘴边,说孝顺父母不在于那些外表的东西,只要心里有就行了。但实际上,他半年都不去看他父母一次,每次去了什么礼品都不带,还得搜刮他父母的存折,然后对外美其名曰孝顺,这种人简直就是厚颜无耻。”81zw.????
紫虚道长微笑说道:“做道士其实倒也不必拘泥科仪,但科仪古来有之,都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点点发展起来。我们这些后辈应该做的是如何发扬光大,如何扬长避短,如何改进完善,而不是一味贬低和排斥,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和想法,是一种偏颇和偏见。”
紫虚道长不愧是高道,说出来的话就是不一样,不过马叔撇撇嘴说:“你说他们是偏颇和偏见,都高看他们了,其实他们就是人云亦云,一是显摆显摆自己,二是顺便混点流量罢了。不信你让他唱个十方韵,多半都不会!”
马叔更是一语中的,直接说出了背后的真相。
我也若有所思,说道:“没错,如果是真有本事的高人,压根就不会说出这种无知的话,这些人其实就是用这个方式,想给自己增加流量,顺便揽活。”
马叔一拍大腿:“哎,对撩!”
哎呀,聊到这里,也该告一段落,我也该去出去采买材料了,不过马叔还算有良心,没有马上就赶我走,而是让我在庙里住一夜,第二天再下山。
(
马叔果然没让我们失望,只见他先是做了一个无语的表情,然后摸着胡子开口说道。
“说这种话的人,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啥也不懂么?还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个半吊子?很多人觉得做科仪就是弄几个人唱唱经,其实他根本不知道里面的内秘。科仪虽然也有很多不必要的繁琐,但也是最全面的显法,里面包含了手诀、取炁、内练、招将等所有道教的基础知识。基本上来说,会科仪的大部分都是正经道士,不会科仪的大部分都只有一个证。”
马云峰想了想又问:“这么说的话,不会科仪的这种,就是花钱买证的假道士吗?”
马叔摇摇头:“那也不能一概而论,道士的范围很广,有一些民法确实不用科仪,咱们不能一棍子打死。我就这么说吧,高道可能不学科仪,但混子肯定不会科仪,这么说明白了吧?”
马云峰又问:“那么就是说,行法的时候做科仪是必须的了?”
马叔说:“这具体要看你行的是什么法,有些法门确实是不需要科仪,有些就必须要做科仪。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果你修为道行还不够,在行法的时候就需要用科仪,如果修为道行很高,一些科仪是可以省略或者简化的。”
这时候张文文也问道:“那,到底能不能用是否会做科仪,来区分真假道士呢?就比如我现在还不会科仪,但我不是假道士呀。”
马叔笑了起来:“这个问题嘛,也得看具体情况,因为有些道士可能就是没学科仪,毕竟各家传承不一样,何况山医命相卜,门门都是绝活,有些入门时间短的,暂时没学也正常。”
马云峰又问:“他们说祖天师就不做科仪,这个是真的么?”
马叔说:“如果道行到了一定境界,那科仪就是一种形式而已。但犯不上拿老祖天师从不做科仪来说事,首先祖天师的时代也有科仪,只是老祖天师是什么法力修为,人家动念之间迳达九天,天底下有几个道士敢跟祖天师比能耐?你一个普通道士,就老老实实按规矩来,连走路都还没学明白,就想跑110米栏了?”
马叔的比喻很有意思,我们都笑了起来,紫虚道长也笑着说:“我告诉你们,道家有很多法门,每一项都有不同的用途,科仪自然有科仪的好处,在你的能力没达到一定境界之前,科仪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了,有一些法门也的确不需要开科仪,但是说科仪没用,那就有点过分了。”
听他们讨论的挺有意思,于是我也问道:“既然这样,那做科仪的时候穿的法衣,真的只是为了好看吗?还是确实有作用?”
这次马叔白了我一眼,说:“你这孩子,我给你打个比方,你过年的时候出去拜年,是不是要穿的干干净净打扮一番?还是破衣烂衫就去了?这不得注重一点礼节和威仪嘛,谁不想体体面面的?再说那法衣也是分级别的,不能乱穿,这也是一种规矩礼法。如果非要抬杠的话,他结婚的时候咋不披个破麻袋接新娘子呢?”
马云峰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