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外,宋国的银生、九真二郡,地方上还有五万左右的郡府县兵,这些兵马战力也不弱,同样可堪一战。
足足十五万兵马,再加上谢宁这位先天宗师,整个宋国,便如当初的长沙国一样,可谓是一个浑身带刺的硬骨头,武功强盛到了极点。
将一个偏僻的南蛮小国,建设成如今这种民富国强,武功煊赫的军事大国,谢宁充分向世人展示了,什么叫做世家底蕴,什么叫做文武双全?
与之相比。
当初同样一味扩军,却将整个苏国弄得民不聊生,叛乱四起,最终沦落到如今这种残破境地的苏玄歌,简直可以羞愧的自刎谢罪了。
说实在的,便连当初陆渊拿到皇城司综合各方信息后,所统计出的宋国家底,也不由悚然一惊。
或许是因为宋国向来低调,又或者是宋国的方位,实在太南,位于九州最南端,比西南那几个夷国还要偏僻。
所以宋国的消息,向来很少传入九州中原。
甚至就连与它相邻的几个小国,目光也都盯着楚国,少有将视线南顾的。
诸多因素下,也就造成了宋国消息闭塞,奇迹般的在诸国眼中“神隐”了,没任何人在意的特殊情况。
要不是陆渊近两年,准备南征,一统岭南三国,特地加强了对于苏、宋、南海三国的情报收集,派了更多人手去打探。
否则还真被这个不声不响的宋国,给欺瞒了过去。
而宋国暗地里积蓄这么多强兵,又如此低调,看来也所图甚大。
足足十五万兵马,楚国的五分之一了。
此等实力,放在南边的那些小国中,足以横扫。
此时宋国之所以没动静,多半也是忌惮楚国,一直在暗暗等待着时机。
面对这么一个有实力,有耐心,有规划的敌人,任谁都会感到头痛。
陆渊也不例外。
此次南征,苏、南海二国,皆不足虑。
唯一可堪一敌者,宋国是也。
对付宋国,他打算拿出全部的精力,用尽所有能调动的力量,来攻灭此国。
这是陆渊对于宋国最大的尊重。
你强大,所以我要加倍的对付你,不惜一切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