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士分身的程度了。
到那时,楚国的先天级战力,也将再多一位。
这种种累积收获下,自然让人欣喜不已。
因此听着外间欢呼,陆渊心情也跟着变好,十分愉悦起来。
走过巴陵郊外数里的欢呼人道,前面队列很快抵达了城门口。
城门处此时崔长青已经带着百官,在此处迎接王驾归来。
这些官员此时脸上神色,也与身旁百姓相差无几。
大楚国势日益鼎盛,楚王声威浩荡无边,他们身为楚国臣子,处在这个体系之下,自然也跟着得到了不少好处。
就一点。
楚国强大,统治区域变大,他们身为中枢官员,权力地位也自然跟着不断增长。
而疆域扩大之后,地方官位也跟着增多,他们门下弟子和族中子弟,也有了更多入仕的机会。
至于其它西南开拓之后,那边各种资源的获取,商道的开通等等利益,就更是不计其数了。
总而言之,楚国强大,除了那些被击败的失败者外,国内所有人都能跟着获益。
君不见那些被流放到黔中郡的犯人,虽然名为流放,可到了那边之后,照样分妻分子,丰田分地,老婆孩子,田地屋舍,一下子全都有了。
人生瞬间圆满。
以上这些,难道不是好处吗?
“见过大王。”
见到陆渊的车辇抵达,崔长青等人瞬间拜下行礼。
“嗯,诸位贤卿起来吧。”
陆渊从车辇中出来,亲自扶起了崔长青。
等后者起身,他仔细打量着这位自己出征在外期间,帮着打理国内诸多政务,同时调度粮草支援前线的重臣,不由心生感慨。
这才短短两年未见,眼前这位堪称自己萧何的左相,就衰老了五六岁一样,头上尽是白发,脸上的皱纹斑点,也已遍布。
若非对方眼神依旧光亮,精气神依旧盎然,陆渊几以为对方是一个风中残烛的老人。
可即便如此,他也清楚,对方只是靠着这一股精气神撑着,才勉强没有倒下而已。
一旦这股气泄了,或者精气神燃烧尽了,生命也就走到了终途。
而这时间什么时候来临?
陆渊神念感应,心中微颤。
按如今这么个程度消耗下去,可能再过两年,眼前这位帮自己诸多的老人就要撑不住了。
“左相,孤不在国中两年,辛苦你了。”
陆渊张了张嘴,终是没有说出让对方歇歇,趁着余生还有精力,多活两三年的话来。
因为他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了那股子坚持和期待。
“大王率军出征,连灭诸国,拓土万里,此赫赫功绩,天下畏服。臣只不过在国内安守本职,稳定人心,输送粮草而已,不敢居功。”
面对陆渊的话,崔长青依旧很是自谦恭敬,言语中也满是喜悦。
随着陆渊不断取得的一场又一场功绩,这位老臣心中,对于楚国的认同和期待,也变得越来越深,越来越强烈。
尤其是如今,楚国拓土十七府,连收三个藩国,疆域面积翻了两倍。
连藩属一起算,足有五郡之地。
如此疆土,比之昔日没有攻略静海国时的大越八郡,也没差到哪里去了。
在此期间,楚国也正式成为了扬州霸国,与宁国并立。
这种种成就,也使得陆渊当初跟他和孙思文两人许诺过的,要一统扬州天下,建设出一个新的盛世的宏愿,变得愈发真切接近起来。
如今经过陆渊努力,这个宏大目标,已经实现了超过一半。
剩下一半,也在迅速推进之中。
作为参与到其中的一份子,尤其是占据了相当重要位置的一份子,崔长青只觉得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价值,得到了巨大的实现。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论修身,他是一方大儒,学问精深,在前越时,就已经天下闻名。
论齐家,他的女婿是国中右相,很快又要成为先天,自己也是左相,家族显赫无比,家教也极严,从未有过什么恶名传出。
论治国,自担任左相以来,楚国日益繁盛,各地的战争创伤,也不断抚平,渐渐有了太平盛世的景象。
论平天下,楚国接连开疆拓土,如今掩有五郡之地,一统扬州指日可待。
读书人的人生四大目标,崔长青都已经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