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暴君。
跟在这么个国君底下,就没谁愿意受他统治的。
借此便利,在郁林郡和洞庭郡的边界,楚国已经又接收了五万余的苏国百姓。而黔中郡与苏国通海郡的边界,同样也有三万余的苏国逃民,其中不乏夷人。
至于苏国与南海国、宋国边界之处,据皇城外司的探报,逃民同样也有很多,不下万数。
在苏国底层之中,各种逃亡现象,简直不计其数。
苏国的统治根基,已然彻底崩坏。
如今之所以还能撑着,不被灭亡,完全就是靠着苏玄歌的先天武力,还有他麾下那些属于既得利益者的数万精锐强兵了。
但如今少了掠夺大理国的路子,没有足够钱粮来源,内部生产也已全部崩坏,若不再进行改革,苏国灭亡,也已是迟早的事情。
就是不知道苏玄歌有没有看到这点,并且有没有这个魄力,去做改革了。
但不管怎么说,在八月中旬,继宋国之后,苏国与大理国间,也在和谈之下,正式结束了这场战争。
同样历时两年,苏国最后以一郡四府的成果,退出了合纵。
在这两年战争中,大理、宋、苏三国,都付出了极为惨烈的代价,各自损兵数万、十数万不等。
其中苏、宋两国虽有收获,但也需大量的时间,才能消化战果。
大理国在丢失了接近一郡之地、损兵近二十万之后,也需长时间的休养,才能重新恢复元气。
和谈虽然对于三国来说,都不是出自内心所愿,但已经是如今局面下,于彼此最好的结局了。
而他们之间的战争结束,整个西南地区,剩下的也就只有楚、赤黎、昆海三国,与南诏国的战争了。
不过不等这场战争出现结果,在西川郡之北,另一场战事,却已出现了重大转折。
……
神武六年九月初二。
周国十五万大军在该国南柱国大将军东方无云的率领下,围攻汉中国都白石城三月之后,正是于此日破城。
汉中王乔康全只得于城破之时,领着几千残兵,护着亲卷百官狼狈南逃,撤往南边剑门关。
在南边剩下两府,收拢残兵,继续坚守。
周兵则趁势席卷汉中国北部三府,夺回了已经丢失近十年的汉中故地,再度全部掌握汉中郡十府。
同时,失去了汉中国屏障,周国在西面,已与楚国襄阳郡接壤。
周国兵锋,已至襄阳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