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了一只五万人左右的新军。
以上这些,可全都是正规军,每月要发军饷的那种。
这庞大的军队,哪怕苏国每名战兵的月工资,比其它各国普遍要低,只有区区三两银子,府县兵更是只有二两银子。
十五万人一年的开支下来,只发工资,就要四百万两银子。
如果再算上其它各种开销,一年军费五百万两银子,已经是保底了。
然后除了军费外,其他各种开销,也要一百万银子保底。
加起来就是六百万两银子了。
所以说,到了明年起,苏国就要面临三百万两银子的赤字。
到时拿不出钱来,就只能拖欠士兵军饷,拖欠官员俸禄,然后使得军心士气低迷,地方骚动再起,朝廷官府的行政效率进一步下低。
而且你不给他们发钱,他们自然会想办法去要,人也是要活下去的。
到时地方百姓的负担,又要进一步加重。
整个苏国财政,就陷入了这种恶性循环之中。
可若让苏玄歌裁军,他又不敢。
好不容易平定了叛乱,将那些叛军中的精锐收入军中,严加管制。此时你把他们裁军,放回地方,这些人没了生计收入,你猜他们会干什么?
落山为匪就算好的了。
胆大一点,信不信人家又再次杀官裹民,据城造反?
到时苏国又得再经历一场叛乱。
也正是因此,所以哪怕知道自己财政已经负担不起,苏玄歌也只得咬着牙,含着泪,将那些叛军收下来。
等人收下来,就得解决他们的收入问题。
不然军队成规模叛乱,这比地方叛乱还更加可怕。
‘难啊。’
苏玄歌心中叹了口气,然后扭头问道:“前军到哪里了?”
身边亲卫立刻回道:“回大王,前军已到龙城县。”
“龙城县……”苏玄歌回想了下这个县的位置,不有微微点头:“传令大军,加快行军,快些抵达龙城,与全军会合。孤王要在年底之前,征讨西南夷。”
“是!”
有亲卫听到命令,立刻骑着马前往队列前后,传达命令了。
不久,大军速度又快了几分。
苏玄歌见此一幕,不由满意点头。
出兵征讨西南夷,就是他解决自己财政困难的方法。
领着大军去打那些夷人,打赢了,可以劫掠夷民,占领土地,缓解自己的财政困难。打输了,也能减少自己手下军队数量,达到变相裁军的目的。
不管输赢,对于他,对于苏国来说,都不会亏。
因此感到财政压力过大的苏玄歌,才会在刚刚平定国内叛乱的时候,就急不可耐的率军北上,准备征讨西南夷。
这不是他不想休养生息,实在是逼不得已啊。
“这一切,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呢?”
苏玄歌抬头望天,眼中满是困惑和不甘。
北边那个名为同盟,实为今后大敌的陆渊,他一直扩军,楚国都没出什么问题。怎么同样的是换到苏国,自己扩军,就弄成如今一团乱糟了呢?
出生武林,一辈子都在和武艺与江湖打交道的苏玄歌,心中实在想不通这个问题。
正困惑间,去见北边一个快马,飞速往这边奔来。
“报——”
通过了亲卫检查,那信使被放了过来,到了面前就直接下马跪倒,奉上了一个密卷:“禀大王,北边楚国有急信传来。”
“楚国?”听到这个名字,苏玄歌眉头皱了皱,收过的信,打开来看。
视线在密信中扫过,等看完其上内容,他的手顿时一顿,把信纸抓得皱起,但人却恍若未觉,只是一双眸子,死死盯着上面一行字。
楚大将军周青,突破先天,此时正举国贺。
短短一行字,蕴含的消息,却震得人心神动摇。
“周青……先天……”
苏玄歌想起了前些年北伐时,跟在陆渊身后的那个英武将军。
那人是多么的年轻,多么的朝气蓬勃,多么的神采飞扬。
本该是一个后辈的他,如今竟然也突破先天了吗?
而楚国多了他,细细算来,此时竟有了三位宗师。
“这苍天,待楚何其厚也。待我苏国,何其薄也。”
苏玄歌身子晃了晃,咬着牙,吐出这么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