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愿意为我藩篱,成为大楚属国。
那么有此收获,大楚的声势,必然会瞬间再上一层楼。
就如昔日的大越一样。
虽然核心之土只有五郡,但其它五个藩国,同样也可视作大越之臣。
靠着这套大义名分与朝贡体系,大越同样能维持住扬州霸主的位格与声势。
所以我收降了李雄,哪怕只是作为一个藩国,有同样可以将他和他所建邦国,视为我大楚之臣。
到那时,多了一个藩国和一位先天,楚国国势越发鼎盛,我也能再狠狠收割一波气运。
在这面临丹鼎道威胁的情况下,无疑能帮我提升更多实力,这是最为明显的短期好处。
再有丹鼎道更大威胁下,提前出兵的一些不利,也是可以忽略的。’
念及此处,陆渊终于结束了沉默,抬起头来,看向下方李寿道:“孤可以应允李雄所请,出兵大长和国。但让我大楚发兵,就李雄所提的那点请求,远远不够。
我大楚劳师远征,耗费钱粮,又岂是区区一个岭东之地,能够酬谢的?
此次西征,除了岭东之地外,会川国北部五国之土,大长河国昆海之地,这三处地方我大楚都要了。”
李寿听到这条件,脸色都变了变,语气略有些不好道:“若叫大王这般分法,那我方岂不是只能分得弄栋四国之地?”
弄栋四国之地,听起来似乎有四个国家,疆域不小。可实际上,这片地区加起来,也就两府半的地盘而已。
连三府都不到。
这么点地盘,怎么可能满足李雄的胃口?
真答应了这个条件,那他们岂不是白忙活一场了。
只是对于李寿的变色,陆渊却是澹澹说道:“能有四国之地,已经算不错了。弄栋国所辖四国,地方虽然小了点,但勉强也算有三府之地,小半郡地盘了。
此次西征,我大楚乃是主力,出力最多,需要直面大长和国压力。
而李雄手下,不过八九万夷兵,还都是人心浮动,不堪战的那种。
说真的。
我看中的是他这位先天宗师,而不是那些乌合之众一样的夷兵。
能给出三府之地,酬谢一位先天宗师出手,这待遇已经算不错了。
当然,你们也可以拒绝,选择自己独自扛着大长和国。
这些孤都无所谓。
大不了到时候等你们败亡了,我再亲自提着雄兵,去找大长和国夺取上面说的地盘。
不过到时候,别说想分得弄栋四国之地了,便是分毫好处,李雄也别想拿到。”
陆渊说到这里,瞄了一眼李寿,轻笑着说道:“孤的条件就摆在这了。要不要让我出手,能不能接受,你回去问问李雄吧。
早点给我回复。
孤王等得起,但李雄那边,呵呵,可不一定能等得起。”
说完,他就闭上双目,摆出了一副送客的模样。
而李寿见此,哪怕知道形势比人强,也不由感到屈辱之意。
好在接受了这些年的打击,以及颠沛流离的生活之后,他也被生活磨砺了许多,倒也没说出什么意气之话来。
深吸了一口气,李寿对着陆渊行了一礼:“大王之言,外臣一定带到。若有回复,定立刻送来。今日多有打扰,万分抱歉,惟愿大楚昌盛,国祚万年。”
说罢,他便转头,出了宫殿了。
今日出使,说有收获,但也不算有收获。
说没收获,却也有点收获。
楚国是愿意出兵的,这位年轻的楚王,对于大长和国,也是有着诸多觊觎的。
可正是因为这份觊觎太多,对方的野心太大,竟想要一口气吞下大半个大长和国。
最后愿意留给李雄的,只有区区弄栋四国之地。
这小小两府半的地盘,自家兄长真的能够满足接受吗?
李寿出了宫门,看着头顶烈日,望着那迷幻光晕,心中尽是迷茫。
原本雄踞一郡,称帝西川的他们,怎么就会落到如今这种地步了呢?
兄长明明是先天宗师,世间绝顶,为何又会沦落到今日这种境地?
在西南夷这种穷乡僻壤,被当地土着欺负。跑来这大楚,又被那位隐隐有江南第一将之名的楚王欺负。
什么时候,一位先天宗师,混成了这般模样?
‘难道真是上天不佑我羌族?’
李寿心中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