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还是先天战力,都已经超过了李烟景他们。
如果他们这些周人宗师还留在城中,那么等陆渊帅军赶来,可是真的有可能将他们全都留下的。
而如果能一次性留下,三位周人的先天宗师,陆渊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只要把李烟景这些人留下来,斩于此处。
那周人一下损失了三位先天宗师,顶层战力直接损失一半,从此再不复威胁。
到那时,陆渊北方的边境压力,将直接大为缓解。
再不用时刻担忧着,周人什么时候会跨江而来,打到自己国内了。
可惜。
想来李烟景等人也明白此点,所以在确认陆渊已经正式倒向越国后,便直接弃城而逃了。
如今三位先天宗师,离开了益阳这个囚笼,从此天地广阔,想要抓到他们,难之又难,已近乎不可能了。
“无妨。能收回益阳县城,便是好事。”
心中这般叹了口气,陆渊看着自己弟子,摇摇头道:“至于李烟景等人,俱为先天宗师。他们想逃,你没有先天宗师相助,拦不住也是正常,起来吧。”
以先天宗师的实力,只要不是头铁,硬要立抗万军。
那么在万军之中,寻个方向破围而出,还是很简单的。
更不用说城中的先天宗师,还足足有三位。自己这个弟子拦不住对方,是很正常的。
甚至该说能拦住,这才不正常。
“谢大王宽恕。”楚维听自家已经登基为王的师尊这般说,心中才松了口气。
说真的。
这位弟子心中还真有些担心,新朝鼎立,自己没拦住李烟景等人,自己师尊会不会恼羞成怒,来个杀鸡儆猴。
眼下看来,是想多了。
带着些许庆幸,他连忙让人打开城门,然后引着陆渊队伍,进入城中,往着已经收拾好的衙舍而去。
……
等进到城内,安顿下来之后,陆渊便叫齐了杨景等人,双方一同县衙议事。
“而今李烟景闻我大兵而来,望风而逃,弃城远遁,益阳县不费吹灰之力,便已收复。”
陆渊看着眼前几位越国将军和国师,正言说道:“既如此,那江南之敌,已然云散。以本王之见,吾等可乘胜北上,渡江而去,与敌决战。”
开国之后,陆渊对于周国的求战之心,开始直线上升起来。
洞庭十府,如今长沙国立,仅有江南九府之地,处在掌控之中。剩下江北的天门府,依旧陷于敌手。
甚至原本的巴陵郡城,一郡首府,都不在他的控制下,依旧被朝廷掌握着。
而关于这点,也是当初朝廷和陆渊商议后,所达成的条件之一。
朝廷给陆渊封王建国,而陆渊则将朝廷依旧控制了洞庭郡城,暂时托管给朝廷,作为朝廷江北大军的后勤保障据点。
在击退周人,收复西川郡前,不管是巴陵郡城,还是天门府,朝廷都不会归还。
所以陆渊想要让自己国土完整,尤其是拿回象征意义极大的巴陵郡城,首先得帮朝廷打退周人。
如此一来,陆渊开国之后,自然对于北伐积极无比。
他可是准备拿巴陵城作为国都的,如今一国之都被朝廷控制着,这像什么话?
什么?
为什么叫长沙国,不在长沙府立都,却要跑去巴陵城。
这就不得不说巴陵优越条件了。
首先,经济方面,此城临江,坐拥长江水道,沟通南北三国,最是繁华。
其次,农业方面,巴陵城所在的岳阳府,也受长江灌既,土地肥沃,那是一等一的产粮种地。
最后,军事方面,巴陵城控扼长江水道,只要把守住了此城,就能从中截断长江。更能扼守北方来敌,距离于江北之外。
如此三方面,都极其优越的一处重镇,这么一座天下雄城,自然是建都的最好选择。
当初越国朝廷,也正是看重此点,才会把郡府安置于此地。
至于选长沙府,经济差了不说,农业方面也不见得更优秀,军事方面更不见得更安全。
陆渊脑子抽了,才会选此。
然而面对他的积极请战,原本一直逼着陆渊出兵的上官明等人,却是拉垮了。
“长沙王勿急。”
上官明看了一眼陆渊,却是摇了摇头道:“讨贼自然是要进行的。但如今各方大军未至,仅以我等之力,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