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当初孙兄将玉片赠送我时,就曾说过,隐隐觉得自己心里梦中,有一道声音催促自己去科举。
那时我便猜测,这或许是他那位仙人高祖托梦指点,又或者是有鬼魂附身。
如今看来,这应当就是他那位修炼了玉片中仙法的祖先,以残魂托梦了。
孙兄是孙清义的五代孙,他上面有父亲,祖父,曾祖父。
其中父亲、祖父年代太近,在孙兄记忆中,此二人皆无修仙之念。
唯有那位孙清义的儿子,孙兄的曾祖父,他从未见过,也无印象。
所以便是他那位曾祖父,受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响,所以才动用了玉片,想要修仙?”
陆渊在心中慢慢推论,渐渐有了大致轮廓。
孙思文那位高祖,是在抛弃妻儿后三十年,才返回家中的。
那个时候,孙思文的高祖已经三十多岁了。
当时对方又官运亨通,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估计不会把心思放在修仙上。
所以那位孙家曾祖,应该是到了晚年致仕退休,行将就木,快要死去的时候,才感受到了恐惧,最终生出了修仙之念。
但五六十的年纪了,一身精气神大衰,这个时候再去修仙,早已来不及。
所以纵然有着五雷书这等高明仙法,又有自家父亲留下来的大量仙灵之气,但那位孙家曾祖,修仙依旧无有所成。
最终只得郁郁死去,以一道残魂寄托玉片之中。
如此数十年过去,等到孙思文家中屋舍,因为年久失修垮塌,这才得以重见天日。
“但也因此,那道残魂指点孙兄考中秀才举人之后,也因为脱离了玉片蕴养,消散了去。这就是孙兄考中功名后,心中再无幻听的缘故了。”
陆渊将所有前后因果捋顺,心下也不免为那位孙家曾祖感叹。
此人年幼之时,父亲便外出求仙,全靠寡母带大。但就算如此也能勤奋好学,十余岁便考中举人,二十岁拿下进士,最终官至一郡之守,可谓天资横溢了。
后面父亲仙法有成,归乡见亲。
若是再那个时候,孙家曾祖向自己父亲求取仙法,那么以孙清逸对他的愧疚,肯定会毫不吝惜,倾囊相授的。
有着这么一位父亲相教,只要认真学,孙家曾祖是有极大机会,凝聚一气,享寿两百的。
若真能如此,那以其之实力成就,可不远胜过一郡之守?
但最终此人终究是错过了这个机缘。
往年纵然悔悟,却也为之晚矣,再无缘仙道。
“修仙修仙,一念之差,便仙人两别,定数早已种下了。”
陆渊摇了摇头,不再去想那孙家曾祖的事情,而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了另一事上。
“按照传承所述,孙清义见过家人,便再度离去,寻求“飞升”之法了。
而所谓的飞升之法,照其所说,其实不过是通过一处叫做北冥幽都的地方,去往仙界。
上古之时,仙界与我如今所处的凡界,其实是互相沟通的。
而两个世界沟通枢纽,便就是北冥幽都。
仙界的仙灵之气,通过北冥幽都,传渡到了凡界,由此可供凡界之人修行。
但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为何,负责仙界与人界沟通的北冥幽都,便渐渐开始关闭合拢,能够传递过来的仙灵之气,愈发稀少,甚至渐渐枯竭。
这也就是如今所谓天地灵气衰竭,末法之世到来的真相。
因此凡界修仙之人,为求进步,便会去往北冥幽都,尝试着通过此处,前往仙界,此即为“飞升”。”
陆渊读取着脑海中的传承记忆,到了此处,神色不由古怪起来:“所以为了“飞升”,孙清义便去找了紫云道,约当代的紫云道主一同寻找北冥幽都,结伴飞升仙界。”
又是紫云道。
陆渊没想到,自己在孙清义的传承记忆中,竟然又碰到了紫云道。
这个越国第一大道脉,看起来隐藏的水,远比他想象的要深啊。
如此一想,心中对紫云道的忌惮,不由再多了些。
但他此时与紫云道并无什么太多交集,两者也没任何冲突,所以陆渊也没太过多想,继续读取着传承记忆。
“按孙清义的说法,他虽然获得了风雷道的传承,但传承中,只略略提了一嘴北冥幽都,并未说具体的路线方位。
毕竟上古之时,天地仙灵之气充沛,哪怕不去仙界,在凡界之中,也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