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渊解释了下缘由,然后又补充道:“不过道友放心,金坛上官家,每年也都受到天罗法会的邀请,他两人自有参会名额,不会占用我们的。”
“原来如此。”齐云听了解释,看了眼前两位出身世家的贵子,尤其是察觉到上官海月看着陆渊的眼神后,脸上不由露出一丝笑意,对着陆渊调侃道:“看来道友姻缘来了。”
说罢,也不等陆渊回应,便上前两步,对着两位上官家的贵子,打招呼道:“贫道齐云,见过两位居士。”
上官兄妹对于陆渊这位道友,也没摆架子,连忙回礼,然后熟络的交谈了起来。
作为世家子弟,如何与人相处,待人接物该有哪些技巧仪态,可都是从小的必修课。
因此不一会间,两人与齐云,便各自以道友相称了。
这里面除了两兄妹,善于交际之外,也是因为齐云发现,这两人道学研究都很深,尤其是上官广白,已经足以和他坐而论道了。
如此境界,自然可称一声道友。
于是对于同行路上,多了两人,齐云再无不满,欣然接纳。
稍后,齐云吩咐自己弟子孔卓好好看着道观,然后便背着行李,骑着陆渊从路上带来的马,一起往豫章郡而去。
因为距离法会正式开始,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所以四人赶路都不急。
一路上慢慢骑着马儿,游览着各地的景色名胜。有时路上来不及赶到城镇,就干脆在荒野破庙点个火堆休息。
虽然风餐露宿,但也不觉辛苦。
路上碰到了一些乱兵乱匪,也顺道行侠仗义,帮地方除去一害。
这般体验,倒是让陆渊找到了些许快意恩仇,潇洒豪迈的江湖侠义之感。
说来惭愧。
虽然穿越此事已经十五年了,而他也修炼到了江湖一流巅峰的实力。
但这般江湖男儿的生活,现如今倒是头一次体会。
如此一路走走停停,花了近月时间,行了上千里路,四人穿郡过府,途经二十余县,总算是进入了天罗山所在的彭蠡府。
然后于当夜,抵达了天罗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