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两块三,但只收守信用的种植户。
她转向助理,“通知‘西北风情”和“兰州拉面’各门店,明天起推出蘑菇特色菜系。”
马得宝是少数坚持履约的种植户之一。
这天交货时,采购主管特意告诉他:“从下周开始,你的蘑菇全部走精品渠道,每斤加价五毛。”
“那其他乡亲…”
“李总说了,”主管意味深长地看着他,“商场如战场,最怕的不是敌人强大,而是盟友背叛。”
如今的李水花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小可怜,看待事情也不会有任何的幼稚。
这些年的经商见识到了太多的背信弃义,肯定要惩罚一下不守信的种植户。
回村的路上,马得宝看见李大有的拖拉机歪在沟里。
李大有蹲在路边抽烟,车斗里堆着没卖出去的烂蘑菇。
“大叔,需要帮忙吗?”
李大有抬头,眼睛里布满血丝:“得宝,你说水花集团还要咱们的蘑菇不?”
马得宝没说话,只是递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明天冷链车的到达时间。
当晚,闽宁村村委会的灯亮到很晚。
马得福、马得宝和几个村干部连夜起草《诚信种植倡议书》。
而在村子的另一端,李水花站在水花基地的观景台上,望着连片的温室大棚。
助理递过来一份计划书,封面上写着《宁夏食用菌产业五年规划》。
月光洒在黄土高原上,照见那些因贪婪而蒙受损失的种植户们正三三两两走向村委会。
也照见冷链车队整齐停靠的水花基地,那里的蘑菇依然以每斤五元的价格,源源不断地发往全国各地。
第二天清晨,当李大有带着所剩不多的合格蘑菇来到收购站时,他发现马得宝正帮着质检员做登记。
两人目光相遇,李大有羞愧地低下头,而马得宝只是微微一笑,在本子上记下了“李大有,交菇六十五斤,一级品”。
太阳升起来了,照在黄土高原上那些白色的大棚上,也照在村民们重新恢复理性的脸上。
风里传来马得福用大喇叭喊话的声音:“乡亲们,排队登记下周的菌种领取”
可能有很多人都听过24年的宁夏西瓜涨价事件,其实这样的事情真的是无独有偶。
所以苏宁一直劝说李水花一定要树立契约精神和守信,绝对不能纵容种植户的私自毁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