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学子,已经足够驳斥,但你写此文的目的,除了驳斥博学书斋的学子,更重要的是为了阻止万民请愿。你一再表明李家保家卫国的功绩,但北胡毕竟现在没有攻进来,百姓们目光短浅,只会考虑眼前的麻风病,这些论据就不足以说服他们了。”
黄廷方一脸愁容道:“祖父,那得如何修正,让百姓不签请愿书呢?”
黄文沉吟道:“我记得,据李家家眷陈述,她们是在去义庄施粥回来以后得的病,你可以从李家家眷得病的源头写起,让老百姓以为自己可能接触过麻风病病源,或者麻风病病源就在自己身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发现了,人人都可能是下一个病患,自家都有可能变成现在李家的境地,让所有百姓感同身受,便不会请愿毁灭了李家,甚至会请愿对李家宽容,寻求救治麻风病之法。”
黄廷方眼前顿时一亮,对啊,让大家以为自己也可能会得麻风病,兔死狐悲,感同身受,便不会严苛李家了!
黄廷方立即将手中的《驳博学书斋千字文》团成团扔了,洋洋洒洒重新写了一篇新文《告万民书》,内容简单,还规避了生僻字,却足以让民众共情。
黄廷方不敢懈怠,连饭都顾不上吃了,每抄完一份便让下人拿出去一份,甚至花钱请茶楼的说书先生解读,张贴城门各处,到第二天早晨,已经贴满了京城大街小巷,而黄廷方,已经坐着在书房的太师椅上睡着了,此时的他,太困了,终于 熬不住,睡了两天两夜以来的第一觉。
第527章 已经处理过了
早朝。
宋承慷慨激昂道:“陛下,李同知跪在殿前三天三夜,分明是在逼宫,定要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苏少伦则立即回怼道:“李同知关切家人,求情乃人之常情,如果不求情,那才是人性的泯灭,道德的伦丧!”
宋承从怀中掏出了《万民请愿书》,义愤填膺道:“陛下,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臣子收到了博文书斋学子征集的《万民请愿书》,要求烧府断疫,请陛下过目。”
苏少伦自鼻子里轻蔑的“哼”了一声,从怀里也掏出一份《万民请愿书》来 ,呈给太监道:“陛下 ,凑巧,臣子也收到了《万民请愿书》,不过不是烧府断疫,而是全力救治李家,寻求救治之法,造福万民,请陛下过目。”
宋承气恼道:“苏少伦,你不要脸,跟我学!”
苏少伦耸耸肩道:“宋承,请愿书上百年前就有,说起不要脸,也是你先不要脸的。”
宋承:“你......”
齐皇听得不耐烦,打了个哈欠道:“宋爱卿!苏爱卿!你们的屁股,不疼吗?”
连着三天殿前失仪,三天被掬到午门外杖责,这两老头儿,怎么就不怕疼、不长记性呢?还要吵?
宋承和苏少伦 ,你瞪我一眼,我瞪你一眼,终于不说话了。
齐皇看向这些天一直沉默寡言的黄文,忍不住问道:“黄爱卿,对于李府染麻风病一事,你认为如何处置?”
苏少伦虽然手持着《万民请愿书》,但这请愿书是圣孙殿下给他的,他并不知道是黄家所给,所以当万岁爷点名黄文时,苏少伦脑子顿时“嗡”的一声响,黄家与李家有过节,这下可要糟糕了。
黄文施礼答道:“回陛下,此事,不是已经处理过了吗?还处理什么?”
齐皇:“......”
群臣:“......”
所有人都一脸懵逼,不明白黄文的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做“已经处理过了”?府没烧,也没解封,这就叫处理了?
黄文笃定答道:“陛下,以不变应万变,不变,即是变。现在的李府封着,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进不去,剩下的就交给时间,时间自会给我们答案,为什么一定要着急放这把火呢?”
一句话,如同醍醐灌顶,点醒了无数梦中人,是啊,既然大家都说麻风病无治疗之法,那为什么不让李家封在府里自生自灭,要么治好,要么病死,为什么一定要点这把火、遭李家记恨、遭万人唾骂呢?
齐皇豁然开朗道:“黄爱卿说的对,屠松、王同上前听令!”
留守指挥使屠松和京兆尹府尹王同忙上前听令。
齐皇凛然道:“屠松,你负责拘着李青峰,不得让他私自出入李府!王同,你加派人手看管李府,不得任何人出入!如有差迟,朕唯你二人是问!”
屠松和王同连忙答诺领命。
这道圣旨下来,齐瞻和苏少伦顿时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