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现在是北胡动荡时期,我和大哥,才有幸分别任裕安关和裕顷关的参军,一旦北胡递交国书,我和大哥,按惯例不会分据两关分管兵权,四弟想让我和大哥回京一个,任三军教头和讲武堂将军,我想,我想把这个机会让、让给大哥......”
张秀秀一怔,心里突然犯起了酸,不太难受。
现在的李家,二虎和四虎已经留京,春草和兰芝必定跟着回京;
五虎是大将军,其妻身为人质,将来尹清凤嫁过来,也一定会留京;
李德仁呢,大部分儿子孙子都在京城,自然也跟着进京了。
李大虎或李三虎,无论哪一个进京,其妻子自然跟着进京,只有留下的那个形单影支,而这个“形单影支”的人,就在高小翠和张秀秀之间产生了。
张秀秀叹了口气道:“若是为了我自己,我是十成十愿意跟你回京;若是为了整个李家,我比大嫂更适合留在临安县。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同意。”
李三虎也幽幽的叹了口气,这个决定太难下了。
一边是临安县,除了和丈夫见面,几乎所有时间独自孤单;
一边是京城,满城繁华,和丈夫、家人天天在一起,阖家团圆。
只要不是傻子,自然都愿意回京。
但是,如张秀秀所说,大嫂高小翠性子耿直,让她独自在临安县顶门立户,不太容易,也容易被人利用了,一旦做出出格的事儿,甚至给李家家族惹出祸端。
一家人,不仅要为每个人家庭成员考虑,更要为了整个家族考虑。
李三虎轻轻揽住了张秀秀,轻喃道:“对不起。”
李三虎知道,自己下的这个决定,不是对不起自己,而对不起张秀秀。
因为自己长驻边关,一年不过回家一两次,大部分时间,是独居临安县的张秀秀感受着这种切身的孤独。
.
第479章 何人下药?
晚膳好了,李三虎让盈娘拿了一坛子酒,与李德仁、李大虎畅饮起来。
喝了两碗后,两兄弟几乎同时站起来,彼此眼中看到了彼此的意思,几乎同时抢着说道:“大哥(三虎),你回京吧!我留下!”
一句话听得全家都莫名其妙。
两兄弟还要抢着说,李德仁肃着脸道:“我这个爹还在这儿呢,把话说清楚了。”
李三虎口才比李大虎好,抢着把事情又说了一遍,并表达自己和张秀秀愿意留下来的意愿。
李大虎抢着说道:“爹,我是家里老大,和小翠也商量过了,我们大房留下来,大家都回京吧。”
小翠佯装满脸笑意道:“你们都走吧,我终于可以当大嫂,尝一尝主掌中馈的滋味了。”
高小翠虽然笑着,几个女人却能看出她眼中浓浓的不舍。
李德仁一脸门的忧愁,两个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该走哪个,该留哪个?怎么取舍?
王凤珍犹豫了下,对李德仁道:“相公,只留一股在临安县太孤单了,不如,咱们留下来陪着吧,免得留下来的人太孤单了。”
李德仁叹了口气,无奈点头,心里却很是难受,这一点头就意味着,他要长时间与其他几房的孙子分开居住,一年见一面都是种奢侈了。
小六儿在一旁接茬儿道:“爹,我可以单独自己算一股吗,跟着二嫂和四嫂回京,听说京城可热闹、可好玩了......”
本来很忧伤的情愫,被小六儿一句话给彻底破坏了,忧伤迅速转化为愤怒,几双眼睛直瞪小六儿。
小六儿倒抽了一口凉气,连忙解释道:“我、我不是自己贪玩,不、不是为了我自己,我、我是想见讼之了,对,想见他了......”
见一家实在难舍难分,春草咬了咬下唇,鼓起勇气问道:“大哥,三哥,你们,这三年来,一共回来几趟?”
李大虎和李三虎面面相觑,貌似,这三年来,回来的次数,两人加在一起一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实在少之又少。
春草继续说道:“军队有军队的规矩,一年探试假也就一次。偶尔中间回来那么一两次,是因为宣郡王遇刺、北胡入袭等突发事情,以后不可能再有了。既然这样,可不可以考虑全家都去京城居住,等到年关探试假前,大嫂或者三嫂回临安县,一来为了团聚,二来可以结算咱家“食为天”分红和庄子的收成,一举两得。”
几乎所有家人的眼睛都亮了,高小翠和张秀秀也不再争辩谁走谁留,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