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兰芝将一封精心制作的拜帖交给了小六儿。
小六儿心不甘情不愿的来到了小木屋前,按苏兰芝要求的对着小木屋门深施一礼道:“崔秀才在家吗?隔壁李家来给您送拜帖来了。”
小厮冷若冰霜的开了门,接过拜帖,扫了一眼内容:
崔秀才台鉴:
近邻李氏家妇拟于晚膳后前来拜晤,恳请崔秀才拨冗相见。李氏敬上,即颂近安。
小厮进了屋,很快就出来了,这次不仅脸若冰霜,眼色还分外不屑,两双眼皮快把小六儿给夹成蚊子了,轻蔑道:“我家公子每日晨参暮礼,晚膳后没有时间见客。”
小六儿虽然没明白“晨参暮礼”是什么意思,但却完全领会了崔皎拒不见客的意思,若不是二嫂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忍着,他一定一脚把这小厮踹到河里当王八去。
转回身,胳膊上突然被水蚊子叮了一下,小六儿顿时眼色一亮,没有回家,先在树林子里转了一圈,捞了一大捧招水蚊子的水草,放在了木屋的窗下。
小六儿一脸喜色的回了院,众人还以为崔皎答应见面了呢。
苏兰芝忙问道:“小六儿,崔秀才怎样答应的?”
小六儿这才撅着嘴道:“崔秀才说,他要晨参暮礼,不见客。”
苏兰芝气恼道:“这个崔秀才,简、简直是无赖!”
显然,先礼后兵这招不好使了。
李家人一愁莫展。
当然,除了小六儿,乐得跟偷腥的猫一样。
.
第二天一早,崔秀才顶着一脸的蚊子包出了木屋。
小厮在墙角成功发现了一蓬子水草,递给了崔秀才,崔秀才用指甲狠狠挠了下脸上的红包,嘴角一撇道:“区区蚊草就想吓退我?你们是不知道小爷的决心!!!”
崔秀才不错眼珠的盯着李家的动静。
看见芝兰书院的学生们陆续上门了。
崔秀才惊奇的看着这个不起眼的民家小私塾,感觉挺有意思。
不知有意还是无意,院门并没有关严,露着一道门缝儿。
崔秀才蹑手蹑脚的走到门口,扒着门缝儿往里看。
苏兰芝站在院井前面,拿着字卡,解释着今天教的几个生字的含义和写法,讲得深入简出,通俗易懂。
崔秀才听着,觉得比临安书院里的老先生讲的好太多了。
讲完新的生字后,苏兰芝便如往常一样展开图画,开始给学生们讲成语故事。
今天讲的是“晨参暮礼”的故事。
画的画是四幅,分别是和尚施礼、念经、请安、打坐的画面。
崔秀才看着光秃秃的和尚,竟然感觉有那么几分眼熟呢?
崔秀才不由自主的摸了下自己的头发, 突然觉得头皮发凉!这个和尚,竟然是没有头发的自己!!
苏兰芝开始耐心的向学生们讲解道:“晨参暮礼,就是早晚参拜的意思。这四幅图刚好可以组成一个句子:酸秀才看破红尘、剃度出家,每日晨参暮礼,日夜念佛。”
春草等人一怔,随即掩嘴忍着笑。
苏兰芝瞟了一眼春草道:“夏春草,你来解释一遍。”
春草站起身来解释道:“回苏先生,晨参暮礼,就是早晚参拜的意思。”
苏兰芝满意的让春草坐下,之所以特意让春草解释一遍,她怕春草像前几日把“近朱者赤”解释成“近猪者吃”一样,再把“晨参暮礼”理解成“晨餐勿离”(早餐必吃),那可就惨了。
屋里人读书读得聚精会神,院外的崔皎可气得不轻,这个“苏先生”,该有多损?
自己只是答复她说自己在“晨参暮礼”,到了她这里,怎么就变成自己“剃度出家、吃斋念佛”的和尚了?
崔秀才气得胸脯起起伏伏的,好半天才缓这股劲儿,嘴角突然上扬,把小厮叫过来,附耳说了几句话。
小厮满眼错愕,还是听话的走了。
.
第190章 崔皎失踪
午饭过后,小木屋外来了一群和尚,坐在树林子里就开始敲打木鱼念经。
一个和尚念经声音不大,二三十个和尚念经,吵得李家的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这下倒好,崔秀才完全按“苏先生”所说的----“晨参暮礼”了。
被吵得头大的李家女人们,全都跑到了宴客厅,一起商量对付崔秀才的方法。
张秀秀从怀里掏出一包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