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你一会儿和二嫂去收拾收拾屋子吧,三层木楼做洞房吧。”
春草答应了一声,脑中则电闪雷鸣的想到了一个问题,狐疑问李四虎道:“相公,邹家人口很多吗?盖那么多房子做什么?”
在农村,顶大天的盖一进院子,一趟正房,侧面东西厢房,住着四世同堂。
李四虎被问得一怔,几兄弟当时只沉浸在买房子的喜悦之中,完全忽略了这个问题。
邹家,只一家三口,为何要盖这么大的院子?
如果是家境太富裕了,那为何不雇佣下人呢?
李四虎结巴了半天,才缓然答道:“也许邹家想一劳永逸,为以后百子千孙做打算吧。”
李家几兄弟对这套房子都很心仪,春草不好再拦着,只能进了屋。
李四虎在后面喊道:“春草,给我拿一百两吧,我再添置些新家具。”
春草心疼肉疼的拿出一百两给了李四虎。
李四虎是急性子,先是付了柳里正房子钱,然后就随李三虎直奔县城。
家里的几口人,则拿着水桶、水盆等物,都来到了新宅子收拾东西。
刚推开门的一刹那,春草就知道李家兄弟为什么相中这套房子了,那可真是气派,布局实在是太合理了。
进了一进房子,四面是房间,中间是天井,天井下方种着一池荷花,尽管三四年没人照顾,荷花竟然长势良好。
荷花池的水不多不少,刚好盖过花茎,应该有暗渠把多余的水流到了外面的河中。
正房廊沿下,放着一套石桌和石凳,石桌上刻着棋盘,两个人可以边赏景边对弈。
推开门,两侧各一间小房间,一间硕大的会客厅,会客厅正中是一张很长很大的长条桌案,目测能坐下三四十人。
两侧是窄楼梯直通二楼和三楼,二楼和三楼各三间屋子,两间卧房,一间书房,书房的书架上还摆着书,布满了灰尘。
而后院呢,与前院的格局完全不同,是一个敞开式的小花园,中间一座假山,假山下是池子,雕了两只铜制的仙鹤,水里养着一只脸盆大小的绿毛乌龟,看年头活得可不短了。
房子不再是天井房子,而是三面结构,一趟正房六七间,两趟厢房各六七间。
房子较寻常农家盖的青石房子要气派高大许多,房檐上还雕刻着各类脊兽。
房子正中间移栽了一颗几百年的菩提树。菩提树下方供奉着半人高的巨大香鼎,尽管断香三年,仍能闻到似有似无的香灰味道。
这家原主人应该信奉佛学,讲究因果业报。
看完了房子全貌,春草突然觉得,这八十两银子,花得真值,简直贱到家了。
为了让春草和兰芝方便,李德仁决定小三楼给二虎和四虎做洞房,二楼给二虎,三楼给四虎。
讼之年纪小,就先安置在二虎同楼层的另一间卧房里。
既然决定了,全家立即动起来,开始收拾屋子。
春草和兰芝各把一层,擦到书房时,春草把书架上的书全都拿下来擦,不自觉的瞟着书名,发现都是些什么《天工开物》、《榫卯要术》等书。
看来,这家的主人除了信奉佛学,还是个木匠。
等到下午的时候,李婶子和栓嫂子、坤嫂子得着信儿了, 也都拿着工具来帮助收拾屋子。
人多好干活,几个人不仅把屋子收拾干净,连喜被、喜账都铺上、挂上了,枣子、栗子、桂圆等也摆在了洞房里,只等着明日黄昏拜堂成亲。
第89章 糟了,补大发了
收拾完屋子,一家人回了老宅,春草把栓嫂子和坤嫂子领回了家,和两位嫂子一起参详下明日下午的喜宴菜色。
栓嫂子打趣道:“春草,小六儿逢人就夸他四嫂做饭好,明天啥菜色你就定吧,我和你坤嫂子学着做,你别嫌弃不好吃就成。”
春草挠挠头不好意思道:“嫂子,你可别打趣我了,快帮我看看这些菜行不行。”
两位嫂子先让春草说说做什么。
家里有一头小野猪,春草捉摸了三道菜:肉皮黄豆芽、红烧排骨、四喜丸子;
家里猎的老虎实在太多了,宴席以虎肉为主:辣椒爆炒虎肉、烤虎肉、卤虎心、虎骨汤。
再加一道预示“年年有余”的糖醋鱼。
再配两道青菜,加在一起就是十道肉菜了,这在农村绝对是一等一的席面了。
看春草安排得井井有条的,栓嫂子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