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四百四十九章 栽赃多尔衮

第四百四十九章 栽赃多尔衮

这是表层。

大部分人都会如此认为,哪怕是谢友成,也只想到了这一层。

李倧祭奠好太王碑的目的达成,还有什么其他的好处呢?

平安道的宁边城。

李氏朝鲜历史上,五百年间,唯一一次不是以两班勋臣在汉城发动叛乱,而是以藩镇攻入汉城的叛乱,

朝鲜卫所军副元帅李适。

他的不轨之心,定然被李倧有所怀疑,但是他没有证据。

历史上。

他以其他的理由,捉拿李适的儿子,逮捕李适的亲信,想要找到李适谋反的证据。

但是他小瞧了李适。

两班勋臣习惯了以往的政变方式,唯独李适最先打破旧例,选择去了藩镇,在藩镇整顿兵马。

比起去了全罗道的李贵都要更早,发展的时间要更久。

在他的治理下,麾下军力高达一万两千兵,三冬练艺,号称精锐,还有七百名精锐骑兵,以及一百三十名倭兵。

鸭绿江旁的镇江,把平安道宁边城打探的一清二楚。

“难道他想借着金江军的手,除掉李适?”

听完将军的分析,谢友成满脸的不可思议,李倧年富力强,不到四十岁,竟然如此老谋深算。

“他不怕事败?”

“不是牢牢的抓住金江镇吗?”

唐清安笑道。

自己借着各种机会,牢牢的控制了李倧,让他没有左右诺腾的余地,换句话说,李倧不也是绑架了金江镇么。

李倧对金江镇的支持,是有目共睹的,连金瑬,李贵等勋臣都看不下去,已经达到了朝鲜能付出的极致。

金江镇愿意冒险,换一个新的朝鲜国主吗?

就算新的国主,对金江镇服服帖帖,也只能做到李倧的地步。

那金江镇为啥还要承担风险,放弃了多年的努力,重新换一个未知的朝鲜国主呢。

谢友成恍然大悟。

将军的长子都投入到了李倧的身上,金江镇更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岂能轻易换人。

介时,金江镇必然要支持李倧的。

“李倧真会挑选时机啊。”

唐清安感叹道。

他们早就发现了李适的举动,却并没有对付李适,任由他招兵买马,只是压制他,拖延他起事的脚步。

如果不是金江镇的压制,李适早就举兵造反了。

李适提前造反,不能让金江镇获得利益。

那时候的金江镇,主要目标是蛮族,所有努力的方向,都要以支持攻打蛮族为主。

朝廷,朝鲜都是如此。

李适的叛乱,会影响朝鲜的力量,变相削弱金江镇攻打蛮族的军力。

到了打败蛮族后。

李适急不可耐了,等待了数年,他不愿再等,但是仍然被金江军压制。

因为金江镇要收复长城外的草原,包括辽河套。

偏偏这个时候。

李倧提出了此事,激化宁边城的形势。

在唐清安原本的计划中。

等今年收复了辽河套,明年初就可以松开笼头,到了支持李适举兵叛乱的时机。

趁着朝鲜内乱,夺取叛军的地盘,收复平安镇和咸镜两道。

最后再联合李倧,金瑬等势力,消灭李适。

如果此计成功,获利最大的就是金江镇,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复了故地。

同时也让朝鲜国内,无法反抗,更无力指责金江镇。

犹如当初朝鲜和大周勘界之初,把事情办成了事实,让大周无话可说。

即最大程度的消减朝鲜国内的反对声音,又坐实了金江军收复故地的目的。

唯独一人付出最大的代价,可以说是金江镇欺骗了李适。

李倧的行动,打乱了自己的计划。

“该如何拒绝李倧呢?”

唐清安问向谢友成。

论真实的才干,自己是不如谢友成的,所以唐清安想要听一听谢友成的主意。

果然。

没有让唐清安失望,谢友成提出了一个即不影响李倧和金江镇感情,又不让李倧目的达成的计划。

从沈阳的新合军中,挑选一部入奴儿干司,打出多尔衮的旗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