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芥蒂。
“军司要开始着手,整理一份最新的名单,包括年纪,参军年限,家中人口等等。
尽快提供给冯胜之,以方便他们推算,如何分配才能保证明年分田之事顺利落实。”
分田是大事。
万万不敢马虎。
谢友成走不开,想着倒是徐辉来盯着此事较为合适,不过随即又压下了这个想法。
“我亲自盯着这件事,让徐辉帮我盯着军事的事。”
唐清安摇了摇手。
“让徐辉和冯胜之对接此事吧。”
他知道谢友成心中的顾虑,所以谢友成才有刚才的说法,但是唐清安还是信任谢友成的。
而且战事未定,军司还离不开谢友成。
分田之事也的确马虎不得。
虽然前番军司就有提供过名册,但是冯胜之要一份最新的,做最后的确认。
既要保证金江镇的税赋,又要保证不影响民生,还要做到士兵满意,方方面面都要顾虑。
此事需要精打细算,因此提前推算。
这件事太重要了,唐清安才要亲自来告知谢友成,以此示之重中之重。
离开了军司,回去大帐,唐清安沉思。
接下来就是海州了。
以目前的局面,海州不过是蛮族的困兽犹斗罢了。
面临数十万联军的围困,蛮族是保不住此城的,他们自己也知道,做出的战略,唐清安也看的清楚。
无非是空间换取时间的理论。
很厉害。
阳谋无解。
只能以实力碾压过去。
海州打下来,忠顺王的态度会有多坚定,还会一如既往的支持金江镇吗?
如果忠顺王不放手海州,那么联军还能继不继下去,攻打海州后的鞍山,辽阳等大城。
随着蛮族的退步,威胁的减少,人心不一的危害越来越凸显。
如果数十万联军,齐心协力的话,如何可能让蛮军有撤军的机会,早就彻底断绝了蛮军的生机。
前番都不齐心,现在会越来越不齐心,甚至发生新的变化。
例如见到蛮族势弱,蒙古又改变了态度。
这么多复杂的形势,需要唐清安仔细思考,未来金江镇的道路,以及采用何种的外交手段。
用军队消除一切变数,走上以战养战的道路,唐清安思来想去,否决了此事。
他的思想高度,这个时空的人,哪怕是林如海这等学问高深的人,也是跟不上的。
所以关于金江镇对外的策略,他无法跟人沟通。
真正的超级大国,都不会采取以战养战的道路,这是条捷径,但不是正道。
只有正道,才能让一个国家,走上真正的不败之地。
蒙古,蛮族,朝鲜都是接受大周册封的,是一体的,不应该消耗过多。
唯独其中的野心家,才是导致蒙古百姓,蛮族百姓,大周百姓遭受战乱之苦的根源。
所以唐清安真正的敌人,是这些势力中的野心家。
为了自己的野心,而不顾百姓想要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想法,破坏和平,发动战争的罪恶份子。
消灭了这些为害百姓的野心家,蒙古,蛮族,朝鲜,和大周才能真正的融为一体。
以此走上开拓民族空间的正确道路。
因此。
如果金江军付出代价勐攻海州,到了最后忠顺王却要强夺海州,不顾金江军的付出,那么自己该怎么办呢?
攻打忠顺王是下策。
因为忠顺王代表大周朝廷,大周朝廷和大周百姓捆绑过深,所以不宜轻动。
对于大周,唐清安目前没有考虑军事的手段,因为用军事手段对付大周,最后对付的实乃大周百姓。
所以他放弃了,而是仔细思考政治手段。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他需要更加了解国内的形势,他在等一个人,能为他带来他想要知道的消息的人。
陕西。
一向认为自己朋友多多的柳湘莲,在这个乱无可乱的地方,竟然都感到自己呆不住了。
正好得知将军召他,他又一次从国内回到了金州。
这一回离开陕西。
他预感到自己在陕西的时间不多了。
从登来到金州,再从金州到营口,然后从营口到塔山铺,柳湘莲一路奔波,直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