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一家有犯,十家连坐。
沿海形势恶化以让人不敢信的速度,各地糜烂之快,令人完全不敢想象。
广东因为有粤海将军的督促,官府执行的最为严密,福建则不同。
福建山多地少。
民困无生,只能靠海求活。
遵守大周法纪是死,不遵守大周法纪反而可能活,百姓不想死。
因此出海的人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因为法律的严苛,但凡选择了出海,就再也无所顾忌。
有的官员只顾上,不理百姓的死活,严格按照朝廷规定行事,倒是抓的犯民越多,还越能升官。
也有明智的官员,则认为此道不可取。
如此不但不能消除海盗,反而会导致越来越多的海盗。
因此反其道而行,竟然向朝廷建议堵不如疏,不如取消海禁祖制,请朝廷准许福建开海,以港口来管理海商,才是良策。
可是官场上最怕鹤立独群。
明明是能解决根源的良策,却引起了弹劾,最后反而被责罚降职。
劣币驱除良币。
坏官挤掉好官。
也是为何同样的制度,却各种弊端丛生起来,国事败坏。
无非就是好官都没了,做坏官不但能升官,还能搜刮民脂民膏发财。
而制度的执行,归根结底靠的还是人。
相同的制度,不同的人来执行,带来的结果则是天地之远。
大周京城的皇帝。
他不是隆庆。
虽然同样是刚开始亲政,他却不想惹出事端,只严令广东福建尽快肃清海盗,对于违背祖制开海之事。
他的想法,反而认为这些年国事败坏,就是因为官员不遵守原来的法制。
如此才导致的各事败坏,竟然认为应该严格复古祖制。
对于粤海将军的奏疏,他极其的满意,而对于提出改革开海的官员,则呵斥降罪。
而且想要做出成绩出来,以向人表明,他比太上皇要圣明。
虽然不懂朝政。
可就抓住一点。
能办好事的官员就奖励,办不好事的官员就处罚,甚至抓入打牢问罪。
可什么叫做能办好事,什么又叫做不能办好事。
一国政事从古至今都是艰难之极的大话题,又大周如此大的国家,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粗暴呢。
如此这般。
广东福建的官员,哪怕有明白人,也不敢再提开放海禁之事也。
倒是那不顾民生,沾满了无数违令出海求活百姓的血的官员,一路高升。
心怀良善,还有些人性的官员,反而无法立功,三年大考也比不过别人。
如此形势下,哪怕海盗越来越多,各地官员都严格遵守祖制。
不问其因,只杀其人。
……
“苍天啊!”
陕西。
乱葬岗。
一处被挖开的坑地,一名皮包骨,两眼凸起,眼光泛绿的可怕的人,跪在地上痛哭。
新死被埋的人,有野狗刨出来吃。
可是周边并没有见骨头。
野狗吃人,也躲人。
这是一片恐怖的世界。
小冰河时期,是气温陡降的时期。
但是这是漫长的时间,不是几年就发生的。
在这期间,或导致气候反常。
例如最南方的海南竟然下雪,而北方的陕西却年年大旱。
至于冰雹,暴雨,洪涝,地震等等,更是各地都有常年伴随。
水源充足的地方月月的下,水源短缺的地方常年一滴也不下。
陕西早已赤地千里。
大周承袭大明,水利工程乃田亩最重要的事务,和大明一样,也定下一样的规定。
“三年一小挑,五年一大挑”的疏濬制度。以此保证水利设施能发挥作用。
而太上皇和皇上之争,加以年年征饷。
不同的历史上,几十年前,有名臣张居正改革,不光清丈田亩,更推行考察法。
从御史到地方都被整改风气,官员至少不敢不做事,不然过不了考察法一关。
虽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体上还是为大明带来了好处。
十年的改革,哪怕又被废掉,也为大明续命半个世纪。
大周承袭大明,弊端日甚,又没有这等国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