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亲弟弟还是把兄弟都晓得。
因为他当时一介白身,在金陵拼搏,看透了世道,没有身世是难以出头的。
后来把自己不近女色挂在嘴上,原来只是自己宽慰自己。
见到夫君如此,秦可卿默默的侧身躺下,一手摸着肚子,一手摸着夫君宽厚的背脊。
满脸的安心,很快就睡了过去。
家里都是少女,唐清安呆不下去,一早就出了门。
......
渔船政的陶鏴,头一天傍晚就赶到了金州,对他有要事要商谈,连冯胜之,顾应时,朱文,顾道初等人都在。
几人分别落座。
“金州,镇江,长白山东岸,合计有民一百七十万,辽左中部游击区,有民三十万。
各类民匠,船匠,军匠合计九千余人,学徒不计。
大小战船五百艘,渔船九百艘,其余船只七十余艘。
战兵九万,守军一万三千名,朝鲜援军五千名,水师四千人,全军合计十二万人。
文官百余人,武官把总以上两百余人。”
顾应时把最新的统计的数据报了出来。
闻言。
在座的不管是唐清安,还是冯胜之,或者其余人,包括陶鏴,都一脸的骄傲。
招来陶鏴,是因为未来的渔船政太过重要,金州未来的粮食缺口,就指望大海。
“渔船政要一分为二。”
冯胜之说道。
听到冯胜之的话,陶鏴并没有意外。
“虽然渔船政一分为二,但是班子里还是原来的人,相当于都升官了,应该不会反对吧?”
冯胜之问道。
陶鏴点了点头。
见陶鏴没有意见,众人松了口气。
冯胜之,顾应时,先后向唐清安要求,渔船政要分家。
唐清安倒是没有意见,只要陶鏴不反对,那就可以施行,不过他提出了一个要求。
“有的地方做的渔网,洞眼极小,虽然初衷是好的,但是此策不可取。”
众人不知其意。
渔网洞眼小,能让小鱼不能溜出去,收获更多不是更好么。
看到众人疑问的眼神,唐清安笑了笑。
他穿越前,沿海一带渔源枯竭,以致于到了最后,不光还要往海里投鱼苗,每年都会限制捕鱼。
所以那时候国内的渔船大多都是远洋作业。
全世界反而只有冰冷的南极的鱼源最多,比南极更好,更适合鱼类生存繁衍的海洋,因为过度捕捞,反而不如南极了。
国内最新式远洋捕捞的渔船,去极远的南极捕鱼,一艘船每年可捕鱼虾七到十万吨。
也就是说一艘船一年一点四亿斤到两亿斤。
一条船的收获,就可以养活五十余万人。
不过,那时候鱼可不是人们用来果腹当饭吃的,不过是人们口中的菜肴罢了。
在一九七九年,全国近海捕捞鱼虾各类总产量为两百亿斤。
数十年后形势大变,渔船在渤海捕鱼两个月,两个月里,只捕鱼四千六百万斤。
虽然对比如今的金州仍然是天文数字。
这是多年组织的捕鱼大会战,和机械化过渡捕捞,以及绝户网导致的原因。
现在的大小长山一带的近海海域,本来就是水质最好的渔源地之一。
又有几百年的禁渔期。
在这黄海一带,就算包括上渤海一带的话,一年收获个二十余亿斤都不成问题。
只要金州有足够的船。
还要海域里供渔船停靠的各岛,各岛的仓库,盐,冰窖都要跟得上形势。
所以可以放开了捕捞,但是绝户网是不行的。
太伤渔源的元气,虽然以金州现在的捕捞能力,远谈不上这点,但是未雨绸缪嘛。
“就跟大山里春季不打猎一个道理,不能断子绝孙啊。”
听到将军的话,众人恍然大悟。
虽然觉得将军有些杞人忧天,不过既然将军提了出来,那就改过来好了。
又不是什么大事。
既然确定了大方向,冯胜之,顾应时,朱文,顾道初,以及陶鏴,五个人开始商量细节。
最后决定出来。
集中力量设立三大船厂,旅顺船厂,长行岛船厂,以及长山岛船厂。
长山岛的船厂,规模将会逐一缩减,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