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包装,不需要华丽的腔调。
以平带升。
平平无奇。
放在关内的话,可能没多少人愿意看。
可非常的奇怪。
就是这般无趣的台词,唱腔,极其的朴素。
台下的百姓们,不少妇人抹起了眼泪,也有那大老爷们,低着头不让人瞧见,怕人笑话大老爷们还哭。
可是有谁会笑话他们呢。
刚才的那伙武官,也逐渐停止了交谈,各个情不自禁的盯着台上,忘记了先前的忧愁。
台上的妇女演员唱完,退回了人群里。
蛮族士兵,连杀了五六人,吓得台上的百姓们纷纷退却,却还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蛮将眯了眯眼,指了指人群中的一个小孩。
立马冲过去一群蛮兵,把人群中被掩护的小孩拉了出来。
“谁家的孩子?说了出来,我就饶了他,不说的话,我就杀了他。”
一个老孺出来为自己的孙子求情,蛮将和颜悦色。
“老人家,你快告诉我,我只要那周兵,绝对不伤害你们,你告诉了我,这些银子就都赏给你。”
蛮将和刚才完全不同,仿佛变了个人。
“你要是怕周兵以后的报复,我带你全家回沈阳,保证你一家人衣食无忧。”
老孺摇了摇头。
“我儿子被你们杀了,儿媳妇也上吊了,就剩下我和这孙儿,去沈阳做什么。”
蛮将则告诉去沈阳的好处。
“去不了,去不了,这里是根呢,怎么能离开根呢。”
台词真是粗鲁。
台下的官员摇了摇头。
他们建议过将军,把台词包装一番,被将军否决了,回复他们只要展现真实即可。
蛮将愤怒了,失去了耐心,一脚踢翻了眼前的老孺。
那老孺一把年纪,如何经得住蛮将这一脚。
倒在地上挣扎着爬不起来。
虽然明知道是演戏,但不少士兵,甚至百姓纷纷站了起来,怒目而视。
吓得维持秩序的人员连忙跑来安抚。
前番在隔壁可是差点闹出了人命。
说来也怪。
往日里谁家左邻右舍没有老孺呢,不过是个没有存在感的罢了。
偏偏这个很寻常的情节,是最能引起轰动的戏段之一。
“烧,烧死他们。”
“你们要找的是我。”
被藏在地窖,遮掩的严严实实的周兵。
他一瘸一拐的。
台下那官员又摇了摇头,同样,他们建议找一个身材高大的,能展现军中容貌的演员。
将军还是否决了。
这名周兵的演员,皮肤黝黑,手上尽是老茧。
去掉一身军服,和普通的辽民并没有什么区别,完全不像个英雄。
接着。
这名周兵突然唱到。
他原来老家是哪里,家里遭受了什么惨状,自己什么时候从军,打了那些仗。
蛮族屠杀辽民,将军一声令下,他们从军中散成了游击队,深入蛮族境内。
遇到了那些败仗,牺牲了多少兄弟,陷入了绝境之境,正当他们惴惴不安之时。
辽民们纷纷帮助他们,照顾他们。
突然,那周兵向台下跪了下来,哭泣的唱到。
“辽民家中没食,乞着我食。
辽民家中没衣,乞着我衣。
蛮族杀我,辽民救我。
蛮族杀我,辽民挡我。
……
辽民盼我杀蛮。
辽民盼我复仇。
辽民盼我……”
那周兵哭泣着唱到。
台下的军士们,同样纷纷落下眼泪。
这些从前线撤回来修整的游击队,谁没有经历过这些事。
都是他们当初经历的。
“可恨我受了伤,辽民收我,如今又受我牵连,遭受此难,我本该一开始就站出来。
可蝼蚁尚且偷生,一时的犹豫,导致了无辜人因我丧命。
可恨我。
我可恨。”
周兵唱完,英勇就义。
戏台上安静了,落了幕。
“不可恨。”
百姓中,有人情不自禁喃喃自语道。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