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
那一刻说客脸上再次僵硬,如同好不容易噩梦醒来结果还是噩梦,人都已经懵圈了。@\¤看#-/书;?君[? £>无??错:?内-?容£
“要多想。”
而付前没有辜负他的期待,真的重复了熟悉的台词。
“不是告诉你了我就是我吗,还是对你来说,不嘲讽我的处境实在按捺不住?”
以至于即使是说客这种好脾气的选手,那一刻也几乎忍不住要爆发,直指付前的险恶用心。
“要多想……我知道你是你,但你接受那个‘小丑’是你吗?即使是以故意扮蠢这样一个理由。”
可惜这份气势并没有影响到付前半分,直视对方,他的声音如同魔鬼呓语。
“不要急着得出答案,体会一下得出答案的过程……怎么定义小丑,怎么定义说客,怎么定义你?”
……
“想多”之所以是问题,从来都只源于想得不够多。
就像刚才说的,付前不相信面前是另外一个人,并非因为太迟钝想不到那种可能,而是先想到了众多可能,再继续做出判断的结果。
而此刻的他虽然确实属于恶意引导,但除了两种极端情况,这确实是付前判断里最合理的一个解释。`1′4~k¢a·n¨s~h!u!.,n+e!t·
没错,他第一时间担心的,就是当事人的精神状态。
局面很混乱,五位囚徒们自己都“分不清”,所以判断说客也讨不了好。
但叠加真正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原则,有没有可能眼前的说客并没有搞出个复制体,只是精神分裂了?
早在对方一脸热情洋溢地跟自己打招呼的时候,付前就担忧过老友这方面的问题。
后面的解释或许看上去合情合理,但在付前看来力度依旧不够。
原因也简单,有个词叫心理阴影。
如果眼前的真是那位说客,那么在付前看来,打过这么多次交道后对自己没好感是肯定的,但应该不会觉得那样的手段能有用。
能支持着做出那样的决策和行动的,更应该是一个没有太遭受自己荼毒的灵魂。
当然某种程度上这个有过分自恋的嫌疑,远不足以支撑做出确定的判断。
所以从刚才到现在,付前一路在做的就是拉扯测试。
真正的反复横跳,以至于“说客”闪亮登场之后,思维层面俨然是被迫承受着多次极限反转应力。
而此刻看上去,金属疲劳似乎已经显现,某些他自己可能都不知道的暗伤,正在被飞快撕扯出来。*2′8-看′书?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
果然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
望着那直到现在都还没有缓和过来的僵硬表情,付前似乎能感受到自己身上飞快累积的罪孽。
看上去前面的判断,好像被证实并非想多了。
说客对自己热烈欢迎这个行为,做出决策的过程,可能确实不同寻常——
“呵……呵呵……”
似乎为了响应付前的说法,下一刻那个僵硬的身躯就给出了断断续续,异于常人的笑声。
“啊——”
而付前的凝视间,甚至没等稍做慰问,一声撕心裂肺的嚎叫,就从说客口中继续发出。
……
叫声是如此的惨烈,以至于其中情绪都在变得肉眼可见。
具体就是从喉咙中脱出的重重音浪如同拂过麦田,竟是在周围建筑上留下了涟漪。
甚至这涟漪还不是纯粹的曲线,凸起凹陷间,如同跃动的马赛克——这场面之前见过。
付前依稀记得,初次结识说客兄时,他给自己展示过的神蚀之力。
作为对方引以为傲,也确实让人印象深刻的绝活,没想到这么快就见到了。
甚至还是加强版。
一眼望去,跟初次见到的时候有所不同,明明只有说客一个根源,马赛克却给人过分夸张的混乱感,仿佛有不止一人在一起惨叫——为什么不是呢?
刚才虽然顶天只出现了两个“说客”,但这里面可是有五个囚徒。
如果每一个囚徒的侵蚀,都以一个特殊的主体意识所体现的话,那么“说客”自然也是要有五个。
而在自己刚才的提示下,当事人不管想还是不想,都被迫进行了这个自我审视过程。
以至于最终体现出的这种混乱挣扎,在付前看来是合理的。
五个上位者混沌难分的所在,加上意志里五个彼此否定的自我……想想就能知道其中精彩。
当然了,付前没兴趣做什么虐待狂,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