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200来人,居民都是第一民族,也是育空唯一公路到达不了的地方,出入都靠飞机。
育空的冬季确实是极其寒冷,但这主要概括地指育空全境,包括一些人烟稀少的偏远的地区,本来那里就也没几个人居住,多为一些原住民。
人家在那种天寒地冻的地方住了几百年早就适应了。
但对于外来的一般人来说,如果到育空居住,99%的人都会住在白马市。
为什么人口都聚集在白马市那肯定是有原因的,其中一点就是白马市坐落在一个山谷里,且相对靠近太平洋,所以气候比人们更熟知的隔壁省著名的极光旅游城市黄刀要温和。
而且白马冬天非常干燥,属于“干冷”,如果在湿冷的地区呆过,一定知道干冷比湿冷好受多了。
白马的冬天温度从零下十几度到四十多度。
零下20多度是比较常见的日子,零下40多度的情况一年也只有几天,一天内持续几个小时。
不过这里的冬天不比南面难过,一般冬天都开车,公共场所也都有很足的暖气,所以只要不在外面长时间行走,就不会觉得很苦。
但是如果非要在零下三四十度在街上长时间步行,或者在这个温度下搞野外活动,或者卖火柴,那肯定情况不太妙,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
其它严寒的地方要么就是风大、要么就是湿冷入骨,还真不如育空舒服。
很多人有育空很冷的印象,很有可能是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生活在这里,他们一般会在冬天到育空看极光,而且时间一般是在深更半夜去野外看。
要么就是长时间在户外搞那些滑雪户外运动,这样的话确实是挺冷的,但这不代表在育空人生活的日常。
但是,育空的冬天有一点常人难以忍受,就是无比的漫长。
前后比安省那些地方各长一个月的样子。
挨家挨户后院厚厚的积雪得到5月初才能化干净。
而每年9月中就会降霜, 9月底就会时不时下点雪。
到了10月树枝几乎就光秃秃了,也就入冬了。
还有一点,就是因为育空纬度高,所以每年10月至次年2月份白天比较短,早上10点半到11点才天亮,下午5点半以后天又黑了。
因此早上8点去上班时有种凌晨5点去上班的错觉。
如果住在育空的北部那些人烟稀少的地方,恐怕冬天大多数时候都是黑天了。
反之,育空最好的季节就是每年5月下旬到9月下旬。
这里的春天和秋季都十分短暂,甚至都没发觉就过了。所以感觉育空好像只有冬季和夏季。
但是因为冬季太严酷,夏季就会报复性补偿。
虽然5月中雪刚化完,长时间的日照让植物能在短短几天或一两个星期就从枯枝败叶瞬间迸发出勃勃生机。
育空的夏季风景壮丽,气温舒适,每天日照达到19小时以上。
如果是早睡早起的人那几乎就感觉不到黑夜了。
哪怕晚上10点多开车在路上,那阳光明媚得让我有种是中午的错觉。
夏天白天大多数时候都是20多度,最热的时候也就28度左右,偶尔也能到达30度,但是用不上空调。
另外,育空的房价比大城市那是低多了,但也没想象中的那么便宜。
而且进入平稳期的育空房价比较稳定,不过随着育空政府给出的丰厚的薪资吸引人才,还有一些移民政策,到育空的人也慢慢变多,房价上涨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
当然,工作也很好找,因为太缺人了。
这里人少,又是原住民的居住地,所以各种大力扶持以稳定民心。
地区政府和当地私企都不差钱,这里的最低工资达到15.70加币/时。
就拿办公室文员这一最普通的职位来举例:私企一般能给到18-21刀/时不等,育空政府那更是财大气粗,最低级别的行政文员起步就能达到年薪54000刀。
其它有点技术含量或专业的职位那轻松就是八九万刀的年薪起薪,你要是能当上教授级别那就是12万往上走了。
只要英语足够好,再加上有点相关工作经验,在育空政府谋个职位真不难。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育空很多外省人,他们可能刚来的目的只是为了能找份薪水尚可的工作,想着混个经验再回老家或者大城市去安家立业,但是来了以后很多人都一发不可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