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蓬蠡队的这个队长,渝城八中很难打这句话,其实也是伪命题。
排球不是一个人的运动,对方是核心,发挥的最好,在攻防中的效率高。但可不是队伍里的全部。
如果把绝大部分的重心都放在了这位队长身上,他依然可攻更可传,完全可以把自身作为引子来带动其他球员。
技术、心态,传、攻、垫,这位队长,太全面了,全面的让他有些羡慕,更何况,蓬蠡队的战术本以几个点的突破来带动全局啊。
而且,对方还有不受控制的强手段,发球。
裁判哨响,蓬蠡队发球,进才中学的队长不自觉的就把抚脸的手放了下来,握着拳头紧紧的注视着。
身边队友的争辩也暂时停了下来,全场的焦点集中到了蓬蠡队发球区的方向。
林幕发球。
林幕单手抓球手心上翻,将球托举至与眉眼齐平的高度,双眼越过球的顶点看向对面的球场站位。
前排到后排,像一个1、2、3的偏金字塔形。
最后排的是6号主攻、11号副二传、15号自由人。
通过资料和一局比赛,他对于几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最后,他把目光锁定在6号主攻身上。
如同很多队伍里对各位置的要求一般,6号是大主攻,强在利用高度和力量的拦网、进攻和与二传的配合上,一传稳定性虽然尚可,但传球灵性上有欠缺。
林幕长呼一口气,抛球、起跳、挥臂,瞄准着后排的6号主攻发出一个速度极快的大力跳发。角度更是压在边线和端线夹角,看起来就像要有出界的架势。
6号主攻的反应很快,判断也很准,他近乎提前一步动了脚步,侧身稳了稳重心双手并起。
然而,排球像一枚炮弹一样重重打在他刚抬起的胳膊上,随之弹向了观众席。
发球得分。
“好球!”
蓬蠡队员们纷纷喝彩,排球馆里,稀稀拉拉的掌声也再次响起。
林幕简单的摆了摆手,重新回到发球区,他活动一下肩膀又转转脖子,专注于下一个发球。
“哔~”
“嘭!”
这一次6号主攻似乎更快了,然而,他判断间后退着让开了,他凭感觉判断,这个球要出界。
高速旋转的球砸在地板上,一个反弹后速度不减,犹如流星一般的弹向了观众席。
界内?
界外?
太快了,稍有个不注意都无法判断,两方球员也各自带着期待的看向裁判。
渝城八中的球员更是紧张,6号主攻眼巴巴的看着裁判。
然而,裁判的判罚很残酷,司线员和第一裁判坚定的判罚了界内。
6号有些急了,他都想冲过去和裁判申辩一下,只是,当他刚准备过去时,被他们的队长摇着头拉住了。
其实他们都清楚,鹰眼挑战虽然已经列入正式规则之中,但他们这样的业余比赛可没有鹰眼回放。因此,主裁和司线同时认定的结果几乎不可能更改,申辩的结果不会有变。要是你理论激烈点,说不定还要吃牌,得不偿失。
何况,其实他刚刚是游离观察位,看的分明,真严格计较的话,说不定还要判6号一个移动违例。
对方发球,自家球员接发球移动必须是在球出手以后,但凭他的感觉以及对自家主攻的脚步移动了解,他有理由怀疑自家6号提前移动了。
比分变成20:24,蓬蠡队获得了第一局的局点。
渝城八中的二传队长拍拍手给队友们鼓了鼓劲,接着他转过身重新站位,他有意识的向下站了一站,同时,左手背后朝队友做了一个手势。
接发球位置变了变,后排三人拓展了防守宽度,拉的更开,把防守范围向边线和端线扩了扩。
这样一来,自然在几人中间也由此多了些空当。
不过,当林幕再次发球时,中排的球员,包括他这个二传都在迅速下撤,填补上了空当。
林幕发出的球也直砸向了原本中间的空当处。
渝城八中的二传有些暗暗得意,因为对方发球会控制,是一个技术好,也极为会判断,聪明灵性的发球手,因此,他有意露出空当引导对方发球。
他和队友们则是在对方发球一出手后就迅速回撤,正好可以补上特意露的空当。这其实也是他引导了对方,这应该就是教练说的预判和预判对方,化被动为主动的预判引导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