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剑破诸天 > 第115章 织网(第二部第二卷“将星陨落”)

第115章 织网(第二部第二卷“将星陨落”)

服叛将,这对我们收编叛军有何影响么?”

于谨道:“杨津刺史那边招降的具体数量不清楚,但可以预测的应该有元洪业,毕竟元洪业驻军在定州,两方长期对峙并没有实质性的冲突,想来已经暗中默契。同时我从鲜于修礼大将程杀鬼这边获得信息,程杀鬼、潘法显、鲜卑人尉灵根也是杨刺史的劝降人员之一。程杀鬼是鲜于修礼身边的战将,所以说等于对鲜于修礼正做迂回策反工作。正常情况下,我们和定州双管齐下,并不影响,因为最终会以征北军的名义接管。但也存在变数,因为策反的对象不同,很可能打击的对象也不同,容易造成叛军内部动乱。”

元渊道:“这些因素,我有所考虑,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如果不动一刀一枪,不伤一兵一卒平定叛乱最好,这就是我们招降的初衷。如果叛军内部有变数,或者定州那边造成混乱,虽然不得已,但必定会造成叛军内部哗变,进而削弱他们的有生力量,此后无论是接管还是交战,都会对我们有利,即便有陷阱,也更容易识破或找到破绽。”温子升等人听了点点头。

杨暄道:“我突然想起来,咱们征北军虽然有十万之众,但其构成是由各部别帅都督统带而来,比如我这一路,元液都督一路,毛谧都督一路,领民酋长叱列伏龟和若干树利周各一路,仅中军加起来就不下十余路。按照我们大魏的军队体制,大将军、骠骑大将军等有军事指挥权,而无调兵权,治军权,调动兵马需要由大司马下令,各位都督直接听从司马府调遣,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他们会不会不受大都督节制。”的确是个问题,也是弊病。

于谨道:“不会吧,虽然大都督没有调防权,但只要到了前线,生杀大权就在大都督手中,所有战将没有不听从号令的胆量和权利,即便阳奉阴违,表面也不能显露。而如果有变,京城命令到战场最快要一天一夜,足够我们预防。而且,大司马丞相元雍,与大都督同日任命,经过子升的计谋,元略已经任职尚书令,取代了元徽的录尚书事,应该一切朝着对我们有利的方向在运行,所以朝廷方面如果有陷阱,仅仅是元徽个人行为,影响不会太大。”

元渊道:“这方面我原本没想太多,不过书信上多次提到重梦、重名、重星、重围,让我们谨慎和防备,而今天我又想起瀛州章武又与章武王重地、重官,最主要瀛州还有高阳,是丞相的封地,所以不得不重视。之前,我已经想到了一个办法,并让子升书写奏报,就是及早功成身退,利益捆绑,把这边的胜势通过分解功劳转化成胜局。现在看,还要加大推进力度,要在都督统军层面多散播,以便争取更多人的支持与理解,从而化解未知坎窞。”

杨暄道:“大将军考虑的对。另外,京城太尉府有专门的飞鸽传书,我四弟杨宽在禁军,他有个好朋友叫高乾,目前在太尉府任士曹正好主管这块儿,据他说信鸽速度是每个时辰三四百里,书信或命令从京城到此不用半天,对此应要留意,免得措不及防。”众人听了点头。

温子升道:“把所有的信息汇总起来分析,因为长孙稚和元琛失败,朝廷不得已重新选将,郦道元大人举荐了大都督,除了元徽反对外,太后那边也非常不情愿,因为大将军是亲政派,是保守党的对立面,于是朝廷同时封丞相为大司马,元融和裴衍为左右大都督,另外派元液、毛谥等都督参战。对了,还漏一点,他们又派元晏作为临时录事参军到前线考察军情,而元晏不但与各路都督进行了秘密接洽,同时以护送给养为由到定州与杨津刺史进行会面,此外还积极参与了说降程杀鬼等的工作,基本上了解了叛军敌情,待一切都就绪之后,便急急忙忙回京述职。所有这一切,仿佛是编织一张无形的网,往轻了说,保守党想窃取征北军的胜利果实,缓解因为不听大将军建议,不重用亲政派人员导致北境几年叛乱的尴尬和错误。往重了说,是想借机剥夺大都督军权,削弱亲政派整体力量,甚至如果有机会,元徽一流巴不得大都督死而后快。而大都督自动解职的做法,恰恰迎合了他们的最低目标,我担心,大都督越退,元徽等人越要得寸进尺,所以还要防止退无可退。”

元渊轻叹一声,道:“不止如此,我更担心,因为我的不慎,会让陛下遭受更大的排挤。临来时候我见过陛下,突然发现,陛下年纪尚轻,不知道是长期服用了什么,还是郁郁不得志,显得神色不振,似有隐疾。想元乂虽然专权,但却不敢阻止我主即要亲政,可太后复政,朝野昏暗,陛下忧心忡忡,却无能为力。我们做臣子的若不能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