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长安他们这边将事情谈妥了之后,庄子那边的红薯也已经蒸熟了。这红薯刚蒸出来的时候有一股甜甜的香味在空中弥漫,不过等到红薯的温度下来之后这种甜甜的香味也会自动的消散了。
但这也不妨碍大家对红薯的期待,一个个的都眼巴巴的瞧着,都等着尝一尝这红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滋味呢。
路长安倒是也没有客气,除了跟她爹还有宋知府二人一人一根红薯之外,剩下的就让在场的人直接分了。
“尝尝吧。”
蒸熟的红薯与生吃的红薯是两种不同的味道,但得到的都是同样的结果,那就是这红薯是真好吃,而且还很能顶饱。
就像是宋知府吧,他吃了两根红薯,原本还有些饿的肚子已经丝毫感觉都没有了,甚至还觉得有点撑。
“其实吧,这红薯也不是丝毫坏处都没有。就是吃多了之后会容易。。”红薯吃多了会容易放屁的啊。
可宋知府不知道啊,所以他才会听见路长安这么一说顿时就跟着紧张起来了。连忙问道:“吃多了会怎么样?”如果要是吃多了容易出事的话,那自己就要仔细的考虑一下了。
路长安知道对方时候误会了,连忙道:“我的意思是这红薯吃多了会容易胀气,这人一胀气就很容易。。”放屁两个字路长安到底还是不太好意思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直接说出来。
可即便路长安只是这么一说,这懂的人自然也就明白了。再说了,对于连饭都吃不饱的老百姓来说,这容易胀气算什么?
不就是放屁吗,又不是什么大事,只要能吃饱了,一切都好说。
宋知府也放松下来,他最担心的就是这红薯会不会对人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可现在听见路长安说只有这么一点点小小的影响,他就完全不在乎了。
隔了五天时间之后,宋知府那边果然让人上门来请路长安前去。
路长安知道这是之前自己跟宋知府说好了的,所以也没有耽搁,立马就跟着过去了。
这一去,果然就见到了安阳府管辖范围内的知县们,只是这些个知县们对路长安那是打量更多一些,一个个的似乎都想要透过观察路长安来看清楚路长安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宋知府一看见路长安,立马热情的将路长安迎了进去。“贤侄女进来了,快来。你爹等会儿就能过来了。”
路长安点头,喊人:“伯父。”
“大人,这位就是路守将家的千金?”他们都已经听见宋知府跟他们说过了,如果那红薯真要是如同宋知府说的那般,那这位路姑娘可真的就是安阳府的救命恩人了啊。
一想到这里,问话的知县顿时也对路长安的态度好了不少。
路长安因为跟这些人还不是那么的熟悉,所以自然也不可能主动的跟人说话了。只自己找了一个位置坐下,可她这才刚刚坐下呢,立马就有人主动的过来跟她搭话了。
至于说搭话的人么,当然就是对红薯感兴趣的知县们了。不过也是,如今的收成也不算是太好,这些知县们谁不是盼望着自己管辖的县里老百姓们能吃饱穿暖的?
这老百姓们吃饱穿暖了,那可不就是他们自己的成绩了吗?如今得知有了红薯这样大产量的农作物,他们怎么可能会不心动。
所以这会儿主动的跟路长安打招呼,就是这个原因。
路长安当然也知道,她前来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这个,所以自然不可能会在人的面前还端着了。别人主动的跟她说话,她也客客气气的跟人聊天。
“路姑娘,听说那红薯一亩地就能够收将近一千九百斤了,这事儿可是真的?”
路长安笑道:“当然是真的了,当初还是我爹跟知府大人一起去看的呢。还有那过称也是知府大人安排的。”路长安道。
原本就已经信了三分的知县,听见路长安的这话之后又多信任了两分。不过这些到底都只是他自己听说的而已,有道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果要是能亲眼所见就最好不过了。
被这知县这么一暗示,路长安立马就明白过来了。看来这些知县只是听见宋知府的话,但其实心里还并不是那么的相信。
不过也是,在亩产不到四百的年代,你跟人说有一种农作物能直接产量达到一千九百斤,又不是大白菜这种不能存放的,而是真正能当成主粮来吃的,换了是谁这心里肯定都是会有些疑惑的。
为了应对这样的场面路长安可是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直接将自己准备好的红薯让人搬了一筐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