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时成为红港城中热门话题。
——
这个年代吧,都比较讲究要面子,特别直白的说穷什么的,其实很少,哪怕是讲家境穷,也都是起码有些名气之后,说一下自己凄苦的童年,把自己跟大众拉近关系。
阿春这样都已经是有名的女明星了,还每周都在电视上刷脸的,跟别人说穷,媒体可不得大书特书,说她炒作。——特别是在被扒出来她有几套房以后,这话就显得极为不可信。
对于阿春来说,她的确是很穷,房子租出去了是没错,但那个租金是直接还银行贷款的。
而且因为房价在跌,相当于砸在她的手里了,只能说幸好买的不多,否则亏钱就能亏跳楼。
不过幸好她买了房,不然每次开会都免不了要去新戏剧,现在新戏剧的氛围相当不好了。三个老板只想拍喜剧,拍别的怕的不是不赚,而是赚少了,这大概也是自己做老板的缺点之一。
“我们要做的,就是拍出不同的类型片,如果你们有空的话,拍点广告啊,短片啊,tv 也无所谓的嘛,还可以锻炼团队……”阿春的意思是不要在电影这一条路线上死磕。
新戏剧是电影起家没错,但如果真的只靠着电影,那么如果有一天电影界受到冲击,所有人都要喝西北风了。现在是没人有这感觉,阿春好歹穿越一回,危机意识还是要做到的。
豪宅办公,其他人手里要么一杯咖啡,要么一杯可可,一杯牛奶,一杯茶,喝什么的都有,阿春把饮水机放旁边(是的,这时候已经有了),还单独准备了一个小隔间做茶水室,上面下面的柜子里面还有一堆零食,泡面,小饭锅。三餐在厨房另做,这里则是吃点宵夜时候用的。
一个大厨,一个打扫卫生的阿婶,一个日常接待,一个看更,这就是标配了。
工作室刚起步,但对阿春来说她能支撑的也就是这样了,她的压力是很大的,身为老板就要给员工找钱,而不是自己等着天上掉钱。
唐君生是很能干,但她也就是对电影行当比较熟悉,不过好就好在她认识的人多。
阿春手上有很多片约,但人家都指明要她来拍,不是她拍的不收货,可实际上光看要求就知道了,还是什么火让她拍什么,再不然就是照《一天》,《鬼马》的剧本来的。
老板们的“职业病”,朝钱看。
红港甚至还有老规矩,写完剧本先给各地代理商看反馈,反应不好就打回来重写。
所以有人说,红港电影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制造最大的冲突,做到一部电影全程没有尿点。
阿春想要做的就是改变这种随市场而上的习惯,但她很清楚,一般来说,淹死的都是会水的。全程逆流而上,公司没用多久就能被驱逐出市场“先定个小目标。”
从不是纯喜剧开始做起,阿春开了个头,后面其他人就可以慢慢来做了。
当然为了保持公司运营,还是要有ki的,现在暂时挂靠在新戏剧这边,春节档和暑假档大概率就不归他们,那么剩余的电影档期里,起码有一部做到爆款就够了。
阿春说的其他人都懂,没人比他们更知道市场有多残酷,要是一部电影赚不到钱,那么其他老板就不会投资,电影公司就开不下去,这条刚开始的船就要玩完。
“可以找人试桥段。”阿春指了指公司的四大标配,代表着各个年龄段的广大群众。
此言一出,一群人都盯着四个人,正做完工作聊天的四个人登时一激灵,赶紧各自低头,假装忙碌,他们在工作,可努力了!
“还有广告,我跟美港那边借了广告节目集锦,也接了两三个广告,大家多看看,想想,能拍点什么。”她还提醒了一句,美港是教育台,广告尺度不能太大,但最好吸引眼球。
公司不缺漂亮艺人,但再漂亮广告内容不好也完蛋。
于三日对市场的嗅觉是最灵敏的“那就做得酷一点。”
《美港之星》大赛,火了金一诺,这也证明了这条路不是没有方向,广告跟电影又不一样,要求是最快记住这个人,而且广告是免费看,不花钱的东西,要求标准就不会是只有自己喜欢。
赶上阿春拍短片,能获奖就更好了,国际大奖,再没有比这些更能唬住普通商家的。
“不过也要看牌子,有些老板就看口碑。”
还是艺人口碑,比如你演反派被群众骂,就不放心给你拍广告。
但阿春觉得,如果可以的话,她希望自己公司的人每个都是一人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