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尺璧说完之后,便退在一旁,笑看向王松康。
王松康这边早就准备好了不少经义题目,写在纸条上,让人分发了下去。
底下这些学生们,得到纸条,一个个如获至宝,都抢着去看,看过了便立即投入了热烈的讨论之中,很快便自动分好了小组。
苏沐沐这边也分到了一个题目,题目分到她这里还有个小插曲,旁边一人手快,一下子抽了两张,最后还是仆人将这题目给追回来,才分给了她这一组。
诚于中,则外于形,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这是《礼记·大学》里的一句,意思大概是说,内在什么样,表现在外在的就会是什么样,所以道德高尚得人,哪怕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要不是最近跟着陆则白复习,她还真不知道这句话出自什么地方,更不用说了解其意思了。
本来她对经义这类东西,便不感兴趣,一开始看了这个题目,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君子必慎其独也,说得多好啊。
可是听了几个自动跟她分成一组的人讨论之后,忽然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了。
因为这段话,其实是一个段落最后的总结句子。
这句话前面的一大段,都是在说,品德底下的人,私欲强盛,非常恶劣,看到君子便极力隐藏自己,刻意表现善良的一面,却不知道别人看你,便像是能看到你的心肝脾脏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
通过前面的论述,才最终总结出“诚于中,则外于形,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句话。
她总觉得,这题目的重点,看似论述君子的行为,可真正隐藏的含义,其实是前面那一大段呢?
而且那个分题的仆人,可是特地将这道题目追回来分给她的。
难道说……这是在借着题目,讽刺她,故意在人前装出一副善良模样,其实私底下是道德败坏之人?
她忍不住抬起头,看向王松康。
王松康竟然也在看着她,见她望过来,满是皱纹的脸上,嘴角有一瞬间的下撇,眸光中是露骨的厌恶和鄙夷。
那种古板又高高在上的模样,像极了前世那些跟不上时代,只知道固步自封的顽固不化,死犟的倔老头。
王松康很快的收回了目光,眼神里的鄙夷,简直要溢出来,却在收回时,又变作了那个皓首穷经,治学严谨的大儒模样。
不至于吧?
苏沐沐疑惑之极,我又没得罪你,为何对我敌意这么明显?
按说这王松康和她第一次见面,八竿子都打不着,犯不着借着这个题目,特地来讽刺她是品德低下的小人啊。
这也太莫名其妙了吧?
她又看了看周围,见这二楼之中,全是男性,忽然有些恍然,不会是因为只有她一个是女子吧?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主流思想的主导下,王大儒看着就是那种古板不知变通的老头,真要是觉得她的出现与周围格格不入,甚至觉得有她在场,是对众人的冒犯,这似乎……也能说得过去。
正在胡思乱想的空档,同组的人,也讨论的差不多了,便来询问她和陆则白的意思。
毕竟,这讨论里,就这俩人还没表过态了。
陆则白一直都很安静的陪她坐着,对于同组书生的询问,也只是微微一笑,看向苏沐沐,意思便是一切以她的意思为准。
苏沐沐心里有事,又对这东西不感兴趣,让她说也说不出什么来,便只能笑着说没什么问题,应付了过去。
大概差不多讨论了一盏茶的时间后,那王松康也便站出来,让有疑问的人,将问题写在纸上,由仆人收集上来,他便一一解答。
老头虽然古板,但讲起经义来,却是头头是道,往往深入浅出,一针见血,确实对得起他大儒的名声。
底下众人也是听得如痴如醉,眼里满满的都是崇敬与佩服。
只有苏沐沐听得昏昏欲睡。
王松康讲学之中,注意到她的状态,眼中棱光一闪而逝,声音也愈发变得冰冷起来。
半个时辰之后,他端起茶杯,轻啜了一口,道:“……好了,今日老夫便讲解到此,诸生若还有疑问,需勤读苦学,其理自明。接下去的时间,便交给顾先生吧。”
底下众人连忙起身,对着王松康拜谢。
王松康点点头,转身回到座位上,这次的讲学似乎耗费了他不少心神体力,一坐下来便靠在靠背上,看起来精神也有些不济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