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兴汉室 > 第九章 想君小时

第九章 想君小时

朝廷一旦征辟,臣恐其会托词年迈、路途,不肯就任。”

“荀君的意思是他会嫌官小?”皇帝嗤笑一声,他近来一直致力于将各地豪强名士征辟入朝,强干弱枝,虽然这样会导致朝廷上的权力纷争愈加复杂,但也能为地方上的改革减少阻力。士燮是交州的地头蛇,不把他调走,以后开发交州时还得看士氏的脸色。皇帝眯着眼睛,斟酌道:“士燮安定岭南,招纳流亡,怀柔诸夷,也算是有功,就再封他一个关内侯吧……先到长安来,以后还得用他。”

荀攸没有再提出书面反对的意见,他能为素不相识的士燮多说一句话已是不易,皇帝话都说到这里,荀攸犯不着再多说什么。

士燮不过是一个引子,如袁徽、许靖、程秉、刘熙、薛综等中原名士都在避难交州期间受过士燮的恩遇优待,为士燮说一句好话,正好可以帮袁徽这些人回报恩情。

皇帝捡着几件重要的政务一一处理了,看着小山似的奏疏,忽然笑着说:“这段时日荀君肩上的担子不轻,承明殿与尚书台不在,每日就要代阅这些奏疏……我看你的鬓发比以前要白了些。”

从前朝廷只有并州、益州等州的时候,各地奏疏都是直接呈递长安,即便是皇帝东征也是让长安留守的朝廷代为处理,再将无权决断的大事转呈皇帝。但随着朝廷彻底收复天下,统治疆域的扩大,加上皇帝近期又驻跸河北、河南,导致徐州、豫州、冀州等地的奏疏都默契的不再走绕过皇帝发往长安、又从长安发回皇帝的路子,而是选择直接呈交给皇帝。

虽然在这之中省去了很多繁琐的程序、提高了行政效率、表示了归复州郡对皇帝的尊重,但无形之中也使长安的政治地位得到削弱。在长安承明殿的赵温、董承等人目前可以说只管得到并州、益州、司隶、雍凉的政务,却管不到关东的政务。因为关东所有的奏疏都绕开了承明殿,直接上呈给皇帝,接着就被皇帝以及黄琬、荀攸等随驾臣子处理了。

这样做不仅导致他们手上的权力大打折扣,而且由于不能及时了解关东的具体情况,赵温他们也将成为睁眼瞎。从奏疏渠道的受阻一事上,感受到可能被关东给边缘化的赵温、董承等人,难得联起手来上书皇帝。表示既然大军已经凯旋、雒阳宗庙也已得到祭扫,皇帝是该及时返旆,振奋关中士民、慰劳雍凉将士。

“在雒阳只有黄公与你两个尚书事,尚书们也大都不在此处,各地政务处理起来确实力有不逮。”皇帝听完荀攸的谦词,随手举起一副奏疏,缓缓说道:“有人称雍凉战乱未平,建议我暂时留在雒阳等候捷报,政务上的事,可就地征辟贤士为尚书;也有人建议早些移驾,回长安以后自然上下通达,烦剧立解。”

荀攸抬头看了眼皇帝,接着又低下眉头:“陛下是想问迁都的事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