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公以前从不信这个。”荀彧语气平淡,目光在夜空中逡巡一会后,便收了回来,扭头看向曹操。
曹操的情绪莫名有些低沉,像是突如其来的感慨,又像是挤压已久的愁绪:“其实我现在也不甚信,人只有愚钝无知、或犹豫未决时,才会求诸于神明。而我现在,不单是人、还是事,确有许多星星想看呐。”
等到明后,太史慈与关羽终于赶了过来,曹操亲自接见两人,:“我持节青徐,未曾有大胜,今闻下邳败退袁术,实属大功,简直令我汗颜呐!”
关羽眉头一皱,抿了下嘴,道:“此战皆有赖田府君出兵相助,刘使君才得以侥幸破担如今下邳尚无战事,我等奉命来此,是为助曹公进攻袁谭,凡诸军事,皆愿听奉调令。”
他耳边犹记得来时刘备对他的告诫:‘当日在城下,你诈称擒斩纪灵,是一时权宜,为扰乱敌军士气,倒也得过去。只是日后难免不会有人拿这个做口舌,翼德性躁,这回去东海,万勿谨慎心’。
正是有这样一番话,才让关羽勉强收起了傲气,没有傲气的关羽自然吸引不了曹操过多的注意,他对关羽的表态不以为然,而是将目光放在太史慈的身上。
毕竟太史慈是北军越骑校尉,按规制是直属皇帝调令,曹操即便有持节督青徐军事的职权,真要指挥,那也得看对方愿不愿意。
太史慈也很识大体,直接表示将服从曹操的军事调令,这让曹操欣慰不已,省了一笔口舌。但随后太史慈提出的一个建议,却又让曹操为难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