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标题:菑南或为险境,该不该追
陈贺有些摸不准,依旧觉得做的不够。
刘贾也是吃不准,道,“可让孔将军战之再猛烈。”
刘贾,刘邦实行计划时留其在菑东进行疑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陈贺道,“吾去引兵助之。”
刘贾左思右想,大脑里虽然进行着复杂的思考,其实不过一瞬间,“亦可。”
菑县城中气氛骤冷,森然的戈矛在风灯下闪烁,今夜看不到月光,却能看到星辰一闪一闪,亮晶晶。
这是一个宁静的夜晚,城外的护城池内蛙声一片。
与其宁静恬美的夜景不太协调的是马蹄声急,如疾风骤雨,数名甲士向城中而来。
一楚军左司马正在检查战车和兵刃的损坏情况,核查粮草辎重的损耗和补给。
见数命黑色甲士驰来,知道有重要军情,喊道,“可有汉军情况?”
甲士道,“都尉有言,汉王被困,正在极力突围,请求速援。”
围住汉王,这个消息不仅使得周围正在搬运辎重的楚卒惊讶,也使得左司马立刻奔向箭楼。
箭楼之上,另一名都尉请战,“将军,幸围汉王,不可走脱,请引五千人增援。”
如真围住汉王刘邦,此等大功岂能任其飞走,煮熟的鸭子是飞不走的,但若是被他人吃掉,又实在可惜。
所以邢说道,“点齐兵马,吾亲自去。”
宝剑一旦出鞘,不饮血再回鞘似乎对不住剑锋沐浴在光下。死亡总是和黑暗相接,锋利的神兵往往藏在鞘内才能保证刃的锐利。
黑夜中邢说率全部兵马出击,加上正在交战的,约有两万余人,这是邢说驻守菑县的资本,是他的全部家当。
这两万兵马还是楚军主力,是和项羽北伐齐之主力军同一训练营,皆是项羽打造出来的。
项羽的三万车骑(以骑兵为主)和邢说的两万军皆是王牌军,在刘邦率军东伐楚时,也只能留下汉将于外黄、蒙县共同制约邢说,并没有下令强攻菑城。
因为刘邦知道强攻必然受阻,而且可能会损失严重,攻一座深挖壁垒的城池,兵力的相差是数倍,甚至十余倍。
如果有五千人守城,可能需要五万人才能拔城,可如果留下万余人分守在菑县东西,那么邢说绝不敢轻举妄动。
一旦出城,强势变弱势,汉军便不惧。
当时为防止邢说率军从后闹事,便在外黄、蒙县留下两万余兵马;王武、程处各率五千在外黄,刘贾率万余人在蒙县境内。
根据斥候探报,邢说军两万左右,刘邦留下兵力相当的战将驻守,不怕其闹事。
只是后来彭城大败,刘贾军被调走,外黄只要坚守即可,不用去和邢说军战,只是未曾想汉王战败,外黄的王武立刻反叛,还让程处在燕县反。
现在刘邦欲西过梁地,至荥阳,由于河南王申阳在彭城的表现不怎么样,刘邦立刻密令启动备用方案。
那就是升迁缮治河上塞的阎泽赤为假相,东出与宣虎一同控制河南地,将河南国彻底变成河南郡。
话说申阳随刘邦伐楚,在彭城大战时不怎么卖力,其实向前追溯一下,可以看出一点端倪,河南王申阳在刘邦首次东出投降后,就已经感觉到背有芒刺。
由于曾经的三川大地即现在的河南国(曾为三川郡)曾是秦东出的翘板,也是现在汉东出的基地,刘邦是不会放弃对其地的控制,不会像处理魏国那样可以完全保留其社稷的完整。
这一点申阳也明白,故而在申阳投降后,他的河南军就任由刘邦进行收编。
刘邦拜宣虎为河南将军,命其收编河南军,驻守河南,一旦有变,立刻与阎泽赤一同控制河南地,这是刘邦的密令,也是申阳感到的芒刺。
河南王申阳率河南军随刘邦东出伐楚,其军也只是当年跟着他的赵军,乃彼时赵相张耳派遣当时的宠臣申阳南下攻略河南一带时的赵军。
这部分赵军乃申阳的老本,根基,其余的河南军乃其建国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是建军尚早,尚未稳固就遇到刘邦还定三秦东出争天下。
后建之军占据河南军的大部分,但很快被汉控制,由河南将军宣虎统领,此刻正驻扎在洛阳。
既然申阳彭城大战败逃,虽不像司马欣那样明着投降楚,但其立场不坚定,使得流刘邦立刻启动备用方案,迅速控制河南地。
这也是刘邦在彭城大败后,准备以荥阳一带为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