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大明新命记 > 第九四零章 空印

第九四零章 空印

在兵部武选司发给的空札之上加盖的征东将军印,可是绝对算数的。

即使杨振一时不给你调配兵马,也一定会择机让你自行扩编兵马的。

而与扩编出来的兵员对应的,要么是土地,要么饷银,二者必居其一。

所以朝廷的空札不值钱,可是到了金海镇,加盖了杨振的征东将军印,那就不一样了。

就在当天下午,杨振正式发放兵部官凭——

任命仇震海为安东前锋总兵官,率领安东团营人马驻防镇江堡城并守卫鸭江以东直至安州地区,协守总兵府驻安东城。

任命俞亮泰为登来东路协守总兵官,率领金海东路水师营主力,守御登州府东部沿海地区及大小岛屿,协守总兵府驻刘公岛。

任命吴朝左为登来西路协守总兵官,率领所部牢城营人马从皇城岛、大钦岛、砣矶岛等处上岸,移防来州府所辖地区,协守总兵府驻潍县城。

在这三个协守总兵里面,仇震海是早就定下来的一个,而且也是在捷报当中正式上报过的,对此没有人感到意外。

包括杨振签发的兵部空札,也就是委任状里,所提到的安东城,也早在二月送往朝廷的捷报里提出来了。

杨振事无巨细地向兵部分司、兵部以及崇祯皇帝请示这样细枝末节的事情,看起来好像没有必要,但实际上这恰恰正是他的用心所在。

真正重要的大事,他是不会动不动就向山海关的兵部分司请示来请示去的,这样的事情,通常他说干就干了。

但是,越是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事情,他反而越是要兴师动众地报告给山海关的兵部分司,然后报告到兵部,报告到崇祯皇帝那里去。

比如将镇江堡城改名为安东城并在镇江山修筑新城堡的事情,就在杨振的奏报里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从各个方面详细说了改名安东城的必要。

杨振这么做,当然不是为了向山海关的兵部分司或者向朝廷请领修筑城池的银子。

其实,他为的就是要给兵部分司的方一藻留下一个谨小慎微的印象,同时也是给兵部尚书陈新甲尤其是崇祯皇帝留下一个安分守己的印象。

当然了,也正是因为如此,崇祯皇帝才会觉得杨振这边屁大点事都公文往来,请示来请示去的,所以干脆在圣旨里叫他暂时自行裁决二镇辖内防务。

至于这个“暂时”是什么意思,“暂时”到什么时候,圣旨里没说,但是杨振也不在乎了。

在杨振看来,起码在崇祯皇帝有精力关注九边诸镇总兵官们的权力是否过大之前,金海、登来二镇的防务问题,他都可以放手施为了。

与仇震海的众望所归不同的是,杨振对俞亮泰的任命,特别是对根本没怎么露过面的吴朝左的任命,还是引起了不少的议论。

俞亮泰还好说,投效杨振比较早一些,而且在去年镇江堡之战的前后,也立了一些功劳。

包括今年以来杨振一直比较看重的移民屯垦事务,俞亮泰及其率领的船队先后往返瀛洲岛、云从岛等地数次,也算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虽然到场的众将略感惊讶,但是想一想也都能够理解接受。

可是杨振对于本职只是旅顺牢城营副将吴朝左的任命,却引起了许多人的惊讶与议论。

其中也包括了张得贵。

年将半百孑然一身的张得贵,去年秋在杨振的强烈建议下迎娶了吴朝左的寡妇妹妹吴氏,如今吴氏已有身孕,与吴朝左这个降将的关系自然变得不一般了。

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大舅子跟着沉志祥投诚以来一仗没打,一直当牢头,竟然也能当到协守总兵官的位子。

至于同样在场的另外两个投诚将领张彦弘、金光裕两人,更是听得眼睛都直了。

当然了,他们虽然感到惊讶意外,可是他们的惊讶意外却跟别人不一样,别人是不解,而他们则是惊喜。

张彦弘和金光裕的基本情况,跟吴朝左大同小异,都曾是东江镇的旧将,都当过沉世魁的手下。

沉世魁死了以后他们跟随沉世魁的侄子沉志祥效力,然后又跟着沉志祥投降过清虏。

等到杨振在许天宠的帮助之下进入金州城,迫使沉志祥反正归明之后,他们又跟着沉志祥反正,最后效力于金海镇。

像这样朝秦暮楚反反复复改换门庭的行为,对于过去的武将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忌讳。

比如当年那位义父终结者吕布,就被人骂作三姓家奴,为人所唾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